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美编之家社区 首页 资讯中心 设计 查看内容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与中国文化

2004-4-1 22:50| 发布者: 彼岸花痴| 查看: 1846| 评论: 0|原作者: 杨永德|来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摘要: 书籍是文化的结晶,它一产生,自身就具备两种属性,一曰精神属性;一曰物质属性。所谓精神属性是指书籍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所谓物质属性即指它的装帧形态。书籍的装帧形态是随着书籍的制作材料、制 ...
“天人合一”与书籍的版式

    书籍是文化的结晶,它一产生,自身就具备两种属性,一曰精神属性;一曰物质属性。所谓精神属性是指书籍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所谓物质属性即指它的装帧形态。书籍的装帧形态是随着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式、社会的经济状况及文化的发展和需要而变化的。其中,中国文化对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深层影响和潜移默化的。

  一、“天人合一”与书籍的版式

    能称之为现代汉字鼻祖的是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完全具备汉字“六书”的六大构成类别,点划基本上都是由一些长短线互相配合构成,具有我国汉字称为“方块字”的非常显著的特点。既然是方块字就有排列的方法。《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论语·泰伯》说:禹“致孝乎鬼神”,说明夏代奴隶主已假借宗教来欺骗压迫人民,进行统治,这时已有关于“天”的意识,只是比较朦胧。

    到了殷商,形成了一种和巫术紧密结合的宗教迷信,认为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叫做“帝”或“上帝”。“上帝”有如父亲;“下帝”有如儿子,所谓“天子”。做儿子的,一切都得服从父亲的命令。如殷墟甲骨卜辞有“甲辰,帝令其雨?”“帝其降堇(馑)?”等话。适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只称“帝”可以表示出双重的意义:既有至上神的意义,又兼有宗祖神的意义。作为至上神则有从上到下的含义;作为宗祖神则有从远古到当时的连续的含义。这样,在刻写卜辞时,必然从上而下地顺序刻出,这种刻法既可秉承“天”的旨意,又可连续刻出,形成竖写直行的款式。中国古代崇尚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从上到下,自然也就是先右而左了。这种书写款式一直沿续下来。青铜器上的铭文,帛书的文字,都是如此。这说明,随着传统思想的形成,文字书写的款式逐渐固定下来。由于先右而左的读法,使后来的册页书形成从左往右的翻法,一直到现代书籍出现之前。

    周代替了殷后,周人继承殷人“天”的思想。春秋末年战国时,孔子提出“天何言哉”的命题,意思是天是无言的、无形象的,把天作为一个自然物同神分离开来。到了汉代,董仲舒上承先秦,下启魏晋,提出了著名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本质是人天合一,是对人的自身存在、构造、活动的深刻的认识,它形成的是以人为主强调人参天地的积极能动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中国古代最早的正规书籍是已被认同的简策书,它已具备了书籍装帧的一些基本形态。简策书主要用于官方,当时“天”的思想仍是统治者极为推崇的,为了他们的统治,不会放弃和改变对“天”的看法。简册书仍沿袭甲骨文、金文的竖写直行、由右而左的款式。

    帛书继承简策书的版式特点,把简策书中两根简所形成的自然隔线运用在帛书上,出现了朱砂或墨画的行格,后来称红色的为“朱丝栏”,称黑色的为“乌丝栏”。“朱丝栏”和“乌丝栏”行格的第一次出现,好像很自然地依简策书变化而来,实际上包含着美学和实用的因素。它虽然受到简策书的启发,却包含有“天人合一”的主观的意向。汉代,由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成熟,上下直行的观念进一步发展,不但有了行格,进而使天头、地脚的观念更加明确了。

    帛书出现后又陆续出现了卷轴装书、旋风装书、梵夹装书和经折装书。这几种书籍的书写方法大体上相似(当然,装订方法不同),只是旋风装书中的页子是两面书写,其它都是单面书写,在版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东汉蔡伦造纸和隋末唐初雕版印刷出版后,发展到宋代,便进入它的鼎盛时期,印本书版面也有了比较固定的格式。这个格式的形成和“天人合一”及其“同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都是由天地演化而来的。“天人合一”有几层含义:一是形体上的“天人合一”;二是感情上的“天人合一”;三是规律上的“天人合一”。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表达天下万理都集聚于人身上、人参天地。

    人是主要的。所以,在人的各种行为中,人从“天人合一”中得到同构,形成“天人感应”。“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事事皆如此。宋朝雕版印刷中的版面设计也遵循这个原理,现例举印本书版式如下图:

宋版书版式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完整和非常完美的版式设计,它的竖写直行保持了从甲骨文开始的书写方法;天头地脚的名文第一次出现,概括了“天”、“地”的传统观念,并且更加明确。天头地脚中的文字根据内容不同由人去书写、雕刻,这恰恰符合了“天人合一”思想中,形成了人之后人是主要的这一辩证的观点。版面中文字仍是由右而左,实行右上左下的传统习惯;帛书中出现的“乌丝栏”演变成界格,上下有界,左右有格。界格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来是简策书、帛书版式的自然演变,实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和深入。

    版框即“边栏”,又称栏线,单栏的居多,即四边单线。它不只是实用和美学的需要,更包含哲学的内涵。也有外粗内细双线的,称“文武边栏”;还有上下单线左右双线的,称左右双边。

    图中版面左面有耳子,有的书在版面右边有耳子,称书耳。在左面称左耳题,在右面称右耳题;还有的书两面都有耳子。耳子很像人的耳朵,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有了耳朵人也好看多了;耳子则是为查检方便而设,略记篇名。有了书耳,检查方便多了,版面也好看多了。耳朵获取信息;耳子保存信息,查耳子也可获取信息。

    把版心分作三栏,以像鱼尾的图形为分界,上下鱼尾称双鱼尾,它的空白部分其实很像人的嘴,称为“版口”。嘴是用来吃饭和说话的;版口多记录书名,其意义也在吞吐书的内容。版心中上下各鱼尾到版框之间的部分称“象鼻”,称其为鼻是因为它在版面左右的中间,且有宽度;因为它长曰象鼻。鼻是用来呼吸的,没有鼻,人必死;象鼻为折叠书面页标记,没有标记何以折页,不折页或乱折页不能成书。

    书的眼就是孔,是用以穿线或插钉的。一般地讲人的眼睛越大越好看;书眼则孔越小越好,大则伤脑。人眼是为看东西的,书眼则为固定书的。书脑是各页钻孔线的空白处,即书合闭时的右边。书是看的,书页是翻的,唯书脑藏于订线的孔和书脊之间,在内部不可动,故称其书脑。

    古人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同构”下,在“天人感应”的影响下,用《易经》的思维方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人为主,以人为核心,用近似于人头的形式创造出印版书的版面,这个版面包含着“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包含着“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的美学观,以及此种美学观所形成的“中和”创作手法,这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传统文化发展到雕版印刷技术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123下一页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4-20 14:35 , Processed in 0.049017 second(s), 9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