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不应对《新闻周刊》只出电子刊过度解读

aehome |原作者: 陈国权|来自: 人民网 2012-10-25 03:23 711 0

【摘要】:   电子报代表不了纸媒发展的未来走势。《新闻周刊》由纸质版变成完全的"电子报",我们不应从纸媒的未来发展趋势角度来解读,认为电子报是纸媒的未来。而应从一家媒体经营不善破产关张的角度进行解读。   近两 ...

  电子报代表不了纸媒发展的未来走势。《新闻周刊》由纸质版变成完全的"电子报",我们不应从纸媒的未来发展趋势角度来解读,认为电子报是纸媒的未来。而应从一家媒体经营不善破产关张的角度进行解读。

  近两年来,只要一有报刊裁人、亏损,或倒闭,就会有很多人欢呼雀跃,非常一致地高呼两句话:一是纸媒的末路来临;二是数字化为纸媒发展必然途径。每一家纸媒的颓境都给那些"纸媒数字化主义者"提供了证据,朝着利于他观点的解读也在情理之中。

  《新闻周刊》用来解读纸媒的过去与现在的发展难题恰如其分,但是如果用来解读纸媒发展的未来就是电子版,那则非常不恰当。

  《新闻周刊》已经惨淡经营很多年,早就濒临破产,现在终于关张了。至于它仍然要出刊,出电子刊,则是对《新闻周刊》品牌的一种"收割战略"。当败局已定,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水里捞盐一样,能捞多少是多少。

  由于网络媒体冲击,加上经营不善,《新闻周刊》早在2007年至2009年就持续亏损。周刊近年来几度改版、裁员、整合缩编,但效果不佳,亏损依旧,华盛顿邮报公司"无力回天",于2010年8月,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音响大亨悉尼?哈曼。2010年6月,国内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成都博瑞传播都曾试图竞购《新闻周刊》,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竞购努力未获成功。

  也就是说,它仅仅是美国众多经营不善倒闭关张的众多企业的一个。其中,进行数字化,试图从数字化中获得转机,就是其经营不善的众多表现的其中之一,这么多年,其旗下数字报的订阅量也只达到了2.7万。虽然这种努力值得肯定。

  至于全部改为电子刊,则是节约成本的最好方式。对于一个倒闭关张企业来说,收割战略的根本是成本降至最低,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最后利润"。通过抛弃纸质版,预计《新闻周刊》将会节省数千万美元的印刷与发行成本。此外,老板布朗暗示将裁员270人,以节约成本。

  在这一点上,《新闻周刊》与前几年停掉纸质版,专出电子报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类似,《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教会报纸,拥有品牌资源与相对固定读者,有教会资金投入,最好的赢利方式就是成本减少。所以,停出纸质版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新闻周刊》停出纸质,只出"数字刊",节约成本,收割利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新闻周刊》停出纸质版,只出数字报之后,影响力、规模、收入都将大幅下降。以此为据,说明纸媒的未来在于全出"数字报",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如果一定要我说《新闻周刊》只出"数字刊"说明了什么,我也只能说,它说明不了什么。既代表不了未来纸媒的努力方向,也代表不了未来纸媒的发展趋势。它只能说明:一家企业经营不善。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3-29 20:49 , Processed in 0.058506 second(s), 7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