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美编之家社区 首页 资讯中心 设计 查看内容

从古书中寻回汉字之美——两个设计师不同的字体设计之路

2012-9-8 00:10| 发布者: 彼岸花痴| 查看: 6235| 评论: 0|原作者: 颜亮 |来自: 美编之家

摘要: 一套名为《二十四节气》组图在网络上流行。这套照片拍摄各时节风景,风景之上,白露、处暑、清明、霜降等节气之名以古风字体配注。 这类古风字体开始引起关注,大多数人以为是借用日本字体,后来才知道都出自 ...

 

    《未济诗草》,“《康熙字典》体”应用案例。

    《二十四节气》组图之一春分。
 

    一套名为《二十四节气》组图在网络上流行。这套照片拍摄各时节风景,风景之上,白露、处暑、清明、霜降等节气之名以古风字体配注。

    这类古风字体开始引起关注,大多数人以为是借用日本字体,后来才知道都出自中国人的设计。用得最多的有两种,一种叫“《康熙字典》体”,一种叫“浙江民间书刻体”。两种字体多见于平面设计作品,而非大量印刷的出版物。

    这两种字体均由独立字体设计师完成。随着科技发展,传统字体设计的技术壁垒已经被彻底打破,独立字体设计师开始崭露头角。在屏幕时代,汉字之美开始以新的方式让人停驻欣赏。

 

    厉向晨“《康熙字典》体”一个“90后”的字体复刻故事

 

    2008年,高中还没毕业的厉向晨,匆忙加入了北漂大军,从内蒙来到北京,寄居在亲戚家中。如今他不愿多谈当初离开老家的原因,只是说,焦急找出路的自己当时一心想找到能很快挣钱的活儿。他对电脑软件很感兴趣,把相关行业都过了一遍以后,注意到了字体设计。

    一切都是靠自学。厉向晨在网上乱搜了一阵,找到一篇介绍字体设计软件FontLab的文章,最后按图索骥下载。“这个软件非常复杂,功能也比较多,而且都是英文,一开始也没法全看懂”。他想把软件汉化,于是一边汉化,一边研究,结果等到软件汉化完,他也基本会用了。

    同时他开始研究当时流行的字体。那些由字体厂商生产的宋体和黑体他不太喜欢,“他们的字体过于趋同,普通人根本辨识不清,没有自己的特色。”他更指出,跟日本的字体相比,中国的字体,尤其是方正生产的字体,往往给人“傻大”的感觉,“为了把字弄得特别大、方正,他们把每个笔画都尽量往外扩。这样做能让字显得非常敦实,每个字都非常有力度,看起来却非常累”。

    厉向晨很宅,QQ、微博几乎随时在线。他对游戏的画面质感特别挑剔,玩得多的还是像《极品飞车》、《战地》这一类的经典;他也喜欢看日本动漫,最近正在狂追久米田康治的《绝望先生》。

    “日本的动画能给我不少灵感,它能让你找到传统中国文化的感觉。”厉向晨提到《绝望先生》里的一款日本字体,其风格跟民国时的一款美术字非常像,为此他还系统研究了一阵民国的美术字。

    厉向晨想做一种更具个性、同时又偏“软”的字体。很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聚珍仿宋体”,这套创制于民国初年的字体,棱角分明、挺拔清秀,在上世纪初被广泛应用。厉向晨非常喜欢,试图以此为蓝本做自己的第一套字体。一个月内,他用软件做了几百个字。“聚珍仿宋体”的结构相对复杂,翻来覆去不断修改后,他仍不满意,始终没有进展。“主要还是因为考虑不周到,我觉得应该先了解比较多东西,然后再去做,可能比较好”。

    放下“聚珍仿宋体”后,厉向晨发现了《康熙字典》。他发现市面并没有这类风格的字,加上《康熙字典》本身就是词典,收的字也比较齐全,于是他开始做。

    由于“聚珍仿宋体”的挫折,这一次,厉向晨采用的方式是直接扫描《康熙字典》,再用软件把字一个个抠下来。“一般做字体,都是先研究文本的风格,然后自己再绘制下来,我这样做是为了省事”。但由于《康熙字典》本身字比较多,抠出来以后还需要一个个地修整,厉向晨为了做这套字体,前后在家里工作了七个多月,最后共制作出四万七千多字。

    “《康熙字典》体”在2010年推出后大受欢迎,化妆品、茶叶的包装上,图片制作和漫画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买了以后,几乎每本书名都用的都是它。

    张春是最早使用“《康熙字典》体”的设计师之一,正是他将“《康熙字典》体”运用在《二十四节气》组图上。“觉得好看,而且又小众,能够吸引别人的目光”。

    “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比较古朴,看起来跟现在主流字体的风格不一样,再加上这些字都是从书上抠下来的,它的边缘都是破了吧唧的,所以看起来就更人文,也更亲近人了”。厉向晨说。

    厉向晨扫描、修复的做字体法在字体设计界引起轩然大波。曾参与制作“信黑体”的香港字体设计师许瀚文发文直指“《康熙字典》体”是“搬字过纸”,属于“文字复刻”中“一种劣的方法”,并且会“最终消亡”。

    厉向晨说他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在推出之前,我就已经明确它主要为学术使用,设定的目标人群主要是文字研究学者”。他网站的首页上有醒目的声明,“强调是为学术用,不要以为它是别的字体,把它买回去后悔”。

    但设计界讨论的是,这是否算字体设计。“‘《康熙字典》体’复制而非复刻,其中并不存在设计的问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设计师陈嵘告诉南都记者,“《康熙字典》体”很多都是残缺不全的字,作者并没有对字型进行调整,如果直接用来设计,问题很大,“它的实际价值并不大,顶多就是一个装饰品”。

    使用者也有反馈。制作《二十四节气》的张春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康熙字典》体”了。在他看来,“《康熙字典》体”的局限性较大,如果成片书写,阅读会非常累“它更适合竖排,传统的阅读习惯”。

    整个争论中,厉向晨一直强调设计初衷是为了学术研究,但他也承认,自己确实也存在字体设计基础薄弱的问题。至于“《康熙字典》体”的版权问题,厉向晨认为并无异议,“在制作过程中,我会对破损字体进行修复和调整,而我偏向的风格和理念也能体现出来。这种差别,通过仔细对比,很容易发现”。

    虽然存在缺陷,但“《康熙字典》体”确实已经推广开来。它的成功,为厉向晨提供了每月两千到一万的收入,这笔钱足以让他继续坚持自己的字体设计之路。对年轻的厉向晨而言,目前最为迫切的,是设计出一套真正属于他的字体。

    “《康熙字典》体”的修整过程。

    博州小楷

    浙江民间书刻体

 

    应永会“浙江民间书刻体”一个平面设计师对汉字的感悟

 

    在“《康熙字典》体”引发的争论中,应永会是时常被提起的名字。他先后设计了“浙江民间书刻体”、“博州小楷”和“汲古书体”三种字体。与厉向晨专职设计不同,应永会的本职工作是平面设计师,只在闲暇时才设计字体,零星在博客上发布。

    由于清雅秀丽、颇具古风“浙江民间书刻体”在字体设计圈内早已小有名气,也时常见诸报端。“媒体报道得再多,对我而言,也没多大作用,愿意花钱买字体的还是很少。”长相憨厚的应永会讲起话来有股质朴的冲劲。

    “我本身就是做平面的,所以一直都非常关注新字体。”应永会对国内的字体设计非常失望,在他看来,几乎没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好好做字体。直到2004年,他接触到日本“欣喜堂”的设计。

    中国传统印刷体一直是应永会的心头大爱,结果没想到,国内没有,倒是由日本人做出来了。“非常感慨,为什么日本人能静下心来挖掘中国传统的东西,我们自己却把它全给丢完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设计师陈嵘告诉南都记者,日本的字体设计业早已细分,像森泽、A dobe主要是面向大众生产字体,而像“欣喜堂”这样的,则主要是生产复古字体,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日本的语言文字发展没有断代,虽然字体数量同欧美没法比,但还是保持在中国字体十倍以上的数量。”

    国内的字体设计不仅量少,而且粗糙。粗糙的原因,在应永会看来,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商业字库都由集体完成。“一套字库最起码是由五六个人共同完成,往往都是把结构拆分,规范化,然后再来拼。不同人组合起来的东西肯定是有差别的”。

    应永会决定自己来设计字体。起步完全是靠自学,“刚开始也没想做汉字,先试着做了一些西文字母”,慢慢熟练以后,他又修改日本的字体,方便国内使用“但毕竟这些字体原本就是人家的,于是就开始考虑设计自己的字体”。

    为了找到合适的字体原型,应永会翻阅各种古籍,买不到善本,他就去日本图书馆网站闲逛,里面往往能看到不少中国古籍。每碰到一种新字体,他就估摸着能不能做字体,“这都是看个人眼光的,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字体,标准很难说”。

    最终让他眼前一亮的是一本在杭州印刷出版的清代古籍,“字体属于典型的清代造型,字体偏正方,非常漂亮”,应永会开始仿照这种字体进行设计,新字体被他命名为“浙江民间书刻体”。他还选中一款“博州小楷”,开始同时设计。

    对汉字演变进行研究后,应永会强调完整地修复。“这两年方正做了几款古风的字体,虽然字型的模样还是以前的,但他们却把字型笔划按现在手写字体的做法来做。”应永会解释道,汉字经过简化,以前老的,是传统的造型,称为旧字形;后来经过改革,根据每个人的手写习惯做的笔划,叫新字形。

    应永会说,手写跟印刷的字体,应该是两套系统。“有些我们平常手写习惯的造型,可能你用手写出来很好看,但如果它做成方方正正的,像一般印刷的字体,那就显得呆板,造型也不好看了。”

    同厉向晨的“抠字法”不同,他采用“先意会其形,再独立创作”的常规字体设计方式。每个字需逐一设计,最后将所有字放在方格里对照,调整整体结构。

    “一个较完善的简体字库一般需要近七千字,而繁体字库则需要做到一万三到一万五。”应永会从四年前开始制作“浙江民间书刻体”,到现在仅仅完成了六千多个字,“平时我要工作,有时候活儿多,可能一个礼拜,一个月都做不了几个字”。

    “单靠做字根本养不活自己,没办法,还是得靠做平面。”应永会有些无奈地说,从去年“浙江民间书刻体”发布到现在,他总共也就卖出十几套,每套大约四五千块。大量的杂志和出版社使用的“浙江民间书刻体”都是应永会之前在网上发布的2000字量的试用版。面对这些侵权行为,应永会也是无能为力。

    “国内很多设计师,他们直接就拿网上的试用版做平面,做广告,他们也没付费的概念。”应永会说,他们也不像方正、汉仪这样的大企业,能够跟一些大公司相抗衡,像他这样的个体字体设计师,真正要去字体维权,其实非常困难,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

    陈嵘认为应永会很了不起,但仅仅凭个人爱好在做这些事情,并没有从行业的角度去思考。“他也不求盈利,只是慢慢地每天做十个、二十个,并没有作为一个商业模式去考虑这些事情,对于拓展他整个字体的影响并没有太大帮助。”陈嵘认为,如果应永会能够在创作中注意提炼一些字型特点,从而实现团队合作,让一个小组的人能够共享和开发这些字体,可能最终的结果会好很多。“毕竟,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字库开发的常态,也是应有的状态”。

    方正字库首席字体设计师朱志伟赞同陈嵘的观点。在他看来,一款字体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它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频率上。

    “字体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朱志伟说,字体设计的目的应该要能为尽量广泛的人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朱志伟乐见独立字体设计师的成长。“随着盗版日益受限,整个行业应该是在慢慢上升的。”他说,一旦字体版权保护的问题解决,整个行业一定马上活跃起来,也将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进入这个行业。

 

    国内字体设计现状

 

    1 主流字体设计公司:

    目前国内专业字体公司有方正、汉仪,其中方正字库是我国最大的字体设计公司,有数十位字体设计师,其中七八位设计师能持续出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华文、中易,但后两家近几年未见有新产品面巿。主流字体设计公司往往追求最大规模的使用人群,一般以团队作业,开发成本较高,以方正博雅宋为例,其开发一套字体的成本高达250万元左右。

 

    2 独立字体设计师:

    最近几年新出现的字体设计群体,由于不满主流字体设计公司的字体缺乏创新和独特性,或看好字体设计行业前景,最终选择自己设计字体。根据国家标准,一套字库一般要有6763个字。目前国内较为知名的有“浙江民间书刻体”、“《康熙字典》体”、以及由造字工坊推出的系列产品。目前,这些字体均以收费形式出现。

 

    3 非字体设计师:

    一般设计师出于设计目的所设计的字体,数目由几个到数十个不等,一般属于logo设计和广告设计范畴。

 

    日本:字体设计的标杆

 

    日本是重要的字体制作国家,由于日本语言文字发展平稳,加上字体制作未曾中断,日本的字体设计的水平远远超过于中国,是当前中国字体设计的标杆。

    字体公司专攻方向明晰

    根据《基本日本语活字集成》统计,目前日本有各类字体1600余款。日本主要的字体制作公司包括森泽、字游工房、T ypeBank,各有所长:森泽主要做针对社会大众的字库;而相对高端一点的设计,设计师可能更想用字游工房;A dobe在日本也出了原创字体,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被广泛认可;在中国知名度较大的欣喜堂,则擅长于从中国古版书籍中找到好的字体版本,将其数码化,也广受好评。

    几乎没有人用盗版字库

    由于日本社会信用机制较好,版权的维护意识较高,日本字体库的销售市场十分公开、透明、平等。在日本几乎没有人使用盗版字库,无论个人还是公司,都会主动地选择正版字库。字库的价格会在网站上公开,不存在国内“看身价”要价的模糊收费体制。正是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使个体设计师的出现成为可能。

    坚持从手稿开始设计字体

    相较于中国字体设计师对单个字美感的过分看重,日本设计师更关注字体视觉传达的效果。他们在设计时考虑的重心是字体在整体排版时的识别率、节奏感以及阅读舒适度,而非仅仅停留在‘美’的层面。

    其次,像森泽这样的大公司,仍然保持着每一个字的设计都先从手稿开始,然后再到电脑中矢量化,最后进行调整的步骤。曾留学日本爱知县立大学攻读平面设计的战国栋说,“他们一直坚持做手稿,因为手写出来的每一根线的角度、柔软度跟你用电脑做出来的感觉(不同),很细微的情感的变化是不同的,他们更相信人的感觉,所以他要用手去画每一个字。”而在我国方正、汉仪这样的字体设计巨头早已放弃使用手稿了。

    除此之外,日本战后,一直和欧美联系比较密切,很多现代汉字的字形设计的时候,借鉴了欧美拉丁字体的一些方式方法,比如说家族字体。

    大学重视设计字体教学

    在日本大学里,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没有专门的字体设计专业,一般都是学平面设计的学生到字体设计公司参加专业实习,公司会花大量的时间来教授学生具体的工作流程和专业技能。

    “其实日本字体行业整体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很少的,跟一般的设计业,那是没法比的,仍旧是很小众。”战国栋说,在选择专业方向时,他曾被导师白木樟(日本著名字体设计师)警告———字体设计这一条路在日本,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战国栋坦言,日本现在的字体设计存在着后继乏力的趋势:小型的公司、个人的设计师越来越少了;日本字库的销售价格在近几年下降了很多———虽然他们的收入还是让国内设计师羡慕,但是根本不能和从前比。

 

    名词解释

    字体复刻

    一般而言,复刻是指将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字体,由于原生载体同当前载体存在差异,而要将原版本重制,以适应新的载体。需要注意的是,“复刻”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它也包括了复刻者对原文本的修复和修饰,以更适应新载体的要求。

 

    B 14-15版采写:    南都记者 颜亮    实习生 曾晶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3-29 14:10 , Processed in 0.087966 second(s), 7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