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环球时报》总编谈成功秘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2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高文章可读性<br>
<br>
  在把握导向的同时,报纸还要有可读性,对自负盈亏的市场化报纸来说,尤其如此。《环球时报》不是机关报,也不是行业报。报纸如果不生动可读,读者是不会每期花1.5元去买的。<br>
<br>
  报纸讲可读性,起码是要让人看得懂。我们的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如果满版都是专业词汇和一口气念不完的外国人名,读者肯定烦。为了做到通俗易懂,我们要求:<br>
<br>
  首先是标题要“抓”人,让人一看就明白。<br>
<br>
  一张市场化的报纸能否受人欢迎,标题因素占很大分量。如果标题做得云里雾里,空洞无物,读者看了好半天,也不知是啥意思,那再好的文章也会被弃之一旁。因此标题必须让读者见之则喜。<br>
<br>
  据心理学家分析,人的最佳视野是20多度。六七个字的标题可以在眼珠不动的情况下一目了然。所以,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给人的印象也越模糊。《环球时报》的标题力求简练、具体、生动,就是要为读者阅读提供便利。<br>
<br>
  同时,标题还应对读者负责。卖报纸不是一锤子买卖,如果读者被夸张的标题吸引,看文章后又觉得受骗了,那就会对这张报纸存有戒心。因此我们要求编辑把标题尽量做准确,要避免情绪化,避免空洞的口号。<br>
<br>
  其次是语言要通俗生动,让文化程度不高的读者也能看懂。<br>
<br>
  《环球时报》一直追求语言风格的平民化,不高高在上,不故作高深,努力把国际新闻写得像国内新闻一样好懂。许多读者反映,《环球时报》的文章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对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帮助很大。还有读者说,《环球时报》是一份名副其实的传媒,而不是外交公报或教科书,所以,他们愿意看。<br>
<br>
  第三是介绍来龙去脉,传播国际知识。<br>
<br>
  国际新闻的发展,有一定的背景和过程。不明白这些,就不能很好地了解现状。而普通读者不是国际问题专家,也未必一直追踪新闻进程。如果报纸不做必要的交待,读者就会觉得没头没尾,莫名其妙。为了让第一次看报的读者也没有阅读障碍,《环球时报》很注意介绍新闻的来龙去脉和基本的国际知识,借此扩大读者群。最近,有一位读者来信说:“1999年北约发动南斯拉夫战争时,我还是个初中生,哪里知道北约是什么。幸亏《环球时报》进行了详细的背景报道,终于赢得了我这个新读者。”<br>
<br>
  还有一点是版面要美观大方。<br>
<br>
  《环球时报》采用4开24版,版面大小非常适合携带、装订和保存。文章排版多用板块结构,取消竖排,方便读者阅读。<br>
<br>
  报纸讲可读性,除了让人看得懂,还要让人喜欢看。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把策划看作办报的重中之重。<br>
<br>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媒体接触“策划”不久的时候,对它的争论比较激烈。有人认为,策划就是炒作,不应该搞。我们认为,策划是必要的。策划就是选米下锅,而不是等米下锅。因为每天发生的新闻很多,或者说,媒体报的新闻很多。哪些适合自己的报纸,哪些不适合自己的报纸,哪些新闻在报道时怎么做些配合,都需要大家集思广益。<br>
<br>
  在《环球时报》的报道内容里,国际新闻热点占了较大比重。刚开始,我们不知道能不能抓住每个热点。但回过头来看,为了报道好戴安娜之死、科索沃战争、“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热点新闻,我们还是下了很大工夫的。策划会常常是天天开,占去了编辑部3/4的时间。登什么文章要策划,文章分哪几段要策划,标题怎么做要策划。之所以要把策划做得这么细,是因为我们想在有限的版面上登出读者关心的内容,而不是只登那些操作起来比较容易的稿子。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个国家,《环球时报》经常用四五个版来介绍与之相关的信息。有写其地形复杂的《山国阿富汗》,写其气候特点的《阿富汗冬天特别冷》,写其历史的《阿富汗王国的变迁》、《苏军在阿富汗吃过大亏》等等。为了说明阿富汗人民很能打仗,《环球时报》还报道了《阿富汗毛驴成了稀罕物》,文中说:“有人戏称,冬季在阿富汗山地打仗,10辆坦克也比不上一头毛驴。”如果没有策划,没有研究透阿富汗一草一木的劲头,是很难做出这些文章的。<br>
<br>
  通过策划,《环球时报》还抓住了读者关心的中国安全、中国外交等问题。中国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诸多因素,构成了中国国民的基本生存环境,老百姓对此特别关心。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了反映我们的立场,《环球时报》利用一个周六的时间,连夜抢出了一期特刊,详细地报道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力地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特刊上市之后,两三个小时之内便被抢购一空。我们连续加印了6次,仍有读者反映没买到报纸。这之后,又发生了“台独”问题、中美撞机、南沙群岛争端、美欧多次对中国产品实行反倾销等一系列关系到中国安全的事件,《环球时报》在人民日报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给予高度关注,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br>
<br>
  中国外交,事关我们祖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应该说,读者对这一话题充满了热情。《环球时报》曾报道过的《中美都建新使馆》、《美允许汤曜明访美引起中国强烈反弹——消息人士透露中方可能取消中美海军编队互访计划,以抗议美允许台湾“国防部长”访美》等文章,都是事关中国外交的大事,也给读者提供了可读的信息。<br>
<br>
  策划也能帮助报纸开掘独家新闻。不少读者给我们来信说,他们之所以买《环球时报》,就是因为它的独家新闻多。1997年,《环球时报》报道的《金正日接班》即是一篇独家新闻。这年9月,人民日报驻朝鲜特派记者赵嘉鸣和《环球时报》编辑部经过调查分析,预测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将在10月10日前后就任劳动党总书记,于是迅速组织了《金正日接班》一文,登在10月5日《环球时报》的头版头条。由于国庆节休假,10月5日的报纸于9月30日提前上市,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日本时事通讯社、共同社、《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都转载了《环球时报》的报道。金正日后来于10月8日接班,证明了《环球时报》的预测是相当准确的。<br>
<br>
  建设一支高效的采编队伍<br>
<br>
  讲导向,讲可读性,都得靠人来实现,没有一支高效的采编队伍,一切都是空谈。<br>
<br>
  先说记者。<br>
<br>
  我们常讲:“没有驻外记者,就没有《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的驻外记者,有特派的,即人民日报的驻外记者;也有特约的,就是我们在国外发展的记者。为了扩展特约记者队伍,每个编辑和我们人民日报的驻外记者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现在,《环球时报》的驻外记者总数已达到280多位,基本上做到了哪里有突发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记者。在美国给我们写过稿子的记者有40多位,驻日本的记者有近20位。<br>
<br>
  为了维系好记者队伍,《环球时报》设立了“好文章奖”,重奖独家的原创新闻;还为所有特派、特约记者设立积极供稿奖、现场报道奖和特殊贡献奖;同时要求编辑尊重记者的劳动。我经常叮嘱编辑们,向驻外记者约稿子,能早一分钟,就不要晚一分钟;对驻外记者的来稿要及时回复,不能“约稿时,急如星火,稿到手,冷若冰霜”。驻外记者的来稿,如果编辑考虑不用的,必须送到我这儿来,由我来看,能抢救的就抢救,不能抢救的,酌情开资料费。要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驻外记者,如得知他们有什么困难,能帮上忙的尽量去帮。通过这些努力,《环球时报》的编辑和驻外记者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br>
<br>
  再说编辑。<br>
<br>
  《环球时报》的编辑都是年轻人,来自全国的各名牌高校,有着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文化基础,但要做一个合格的国际新闻编辑,没有几年的积累恐怕做不到。因此我们要求编辑努力做到:<br>
<br>
  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基础不牢,大厦动摇。国际新闻编辑应具有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和国际知识。在《环球时报》的编辑中,有的在学校里学过这些内容,但离实际工作有差距;有的学的不是相关专业,需要重新学习。为了帮编辑们夯实基础,报社发给大家《报纸编辑学》、《新闻采访学》和《当代新闻写作学》等书籍,并规定自学时间,定期进行考试。<br>
<br>
  眼界不宽,见识不高。干新闻的应是“杂家”。为扩大编辑们的知识面,《环球时报》邀请了心理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名家来为大家开讲座。一堂好的讲座,不亚于一本好书,听了肯定是有益的。当然,真要开阔眼界,主要得靠个人努力。<br>
<br>
  这是一。<br>
<br>
  二是甘于奉献,勤于研究。人们常说,编辑是为人作嫁。做记者风风光光,做编辑则默默无闻,这要求编辑能甘于奉献。同时,编辑也不能没有追求,不研究问题,满足于拼拼剪剪别人的稿子。全面的新闻人应该是“两栖”的,既能当好编辑,也能当好记者。只有勤思考、勤动笔,编辑才能更好地理解记者的劳动,编好记者的稿件。<br>
<br>
  为了提高编辑们的研究能力,《环球时报》鼓励大家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动手采写重头稿件。<br>
<br>
  三是雷厉风行,认真仔细。新闻不等人,磨磨蹭蹭干不了报纸。作为一名国际新闻编辑,必须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单纯做到风风火火并不难,难的是要同时保持认真仔细。要在争分夺秒抢新闻的时候,保证不出纰漏。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良好的工作习惯。<br>
<br>
  《环球时报》还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对编辑工作进行督促。如,编辑延迟付印,要被罚款;所负责的版面上出现错别字,也要被罚款。全年累计错别字达20个的编辑,还会被降为试用期。这些制度不是与人为难,而是要督促编辑进步。有同志说:“没有压力,就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大的潜力。”<br>
<br>
  在报业市场上,《环球时报》也正是在压力中不断发掘潜力,我们希望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以回报他们的关心和支持。<br>
发表于 2005-11-14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3-28 23:38 , Processed in 0.104113 second(s), 9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