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图片编辑谈“图片编辑”——与国内知名图片编辑网上对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5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图片编辑”是近年来传媒界和摄影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专职图片编辑走上岗位
,即将开幕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也将继续举办图片编辑高级培训班。为了让从业者了解国内外图片编
辑工作的现状,本报特邀新华社中国特稿社资深图片编辑曾璜和历年本报新闻摄影评选杰出图片编辑奖和
提名奖获得者王景春、李楠、巩志明,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策 划:曾 璜 柴 选
  对话人:
  王景春 南方周末摄影记者
  李 楠 南方日报图片编辑
  巩志明:华商报图片编辑
  曾  璜: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图片编辑

  自报家门
  --关于图片编辑工作
   1、柴: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贵报或贵社的图片编辑工作流程?
   李:我的工作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每周一次的图片专版,从选题、约稿到编辑、版式设计都由我完成
;二是日常通讯员来稿由我编辑后交给值班主任,由他发到报社要闻部。
   曾:我供职的中国特稿社是国家授权向国外媒体提供新闻报道和信息的媒介。在特稿社我从事的大多
是编辑工作,同时也承担一些拍摄任务。从1997年起开始全数码发稿,我们最近建起了中国特稿社图
片网站,所有经特稿社发稿的图片都通过上网进入图片市场。
   王:做《目击》版之前,我与其他图片编辑谈过图片版如何办下去,因为现在拍深度报道的摄影记者
越来越少,好的摄影专题也日渐减少。虽然我们是报纸,但也在尝试延伸新闻摄影的概念,用更多的方式
向人们传达出多样化的信息:图片可以这样拍,摄影可以这样理解。在日后的选题、约稿到编辑始终贯彻
这一编辑方法,对新的表达方式不轻易舍弃。
   巩:我们华商报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图片运作体系,摄影部隶属采访中心,图片总监属编辑中心。我在
编辑中心要闻部,只做两块版:《图片新闻》(外电图片)和《摄影报道》(本报摄影记者图片,也就是
图片故事),现在正尝试增加《社会聚焦》版(外埠图片故事,以新闻事件为主)。《图片新闻》一周5
次,《摄影报道》一周1-2次。
   2、柴:能否介绍一下诸位所了解的国内外报刊图片使用的最新情况。你们如何评价兄弟报刊的图片
专题版?
   曾:南方日报2002年7月12日用了4个连续整页做一个图片故事《生命写真》,此前,南方都
市报2001年儿童节前后拿出9个版做了《儿童异度空间》的专题,华夏时报2002年5月母亲节前
后用3个整页做了于全兴《西部贫困母亲》的摄影专题,与《儿童生存空间》和《西部贫困母亲》专题不
同的是,《生命写真》是一个图片故事。这些摄影报道的出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它标志着我国报纸
多页图片故事时代的到来。自1995年1月1号中国青年报创办摄影报道版以来,中国报纸的摄影报道
还局限于单页,一些深度报道无法展开,只能草草刊登了事。多页图片故事的出现为深度摄影报道提供了
生存空间,也将鼓励摄影师投身深度报道。
   巩:我们几乎天天有《图片新闻》版,全国报纸中,天天出《图片新闻》版的好像只有我们和北京青
年报。这个版关注每天全球的突发事件,使读者每天不仅能看到世界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还会看到不同于
电视画面的强烈视觉冲击和固定场景、氛围、细节。为了帮助读者解读图片,我还在版面上每期配发随笔
专栏《小巩乱弹》,2002年开始改为时评专栏《看图说话》,以轻松俏皮的文字,从容随和的心态将
图片穿起来乱弹、调侃,以增加可读性。我编辑《图片新闻》的最大体会是,要时时刻刻留神都市报读者
的阅读趣味,在图片的可读性、情趣性和视觉刺激上狠下功夫,大图尽可能充分地大,辅助图片尽可能地
小,在充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的同时,又保证有密集的信息量。我感觉国内的图片专题版水平不尽如人意
,几年前看会觉得有收获、可借鉴,2002年再看,虽然有启发,但不像期望的那样多。
   李:我窃以为南方报纸的图片专版相对而言更为成熟,更有活力,其中广州的几家报纸颇能做出些惊
人之举。对近邻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的图片专版是每期都认真看的。前者风格稳健,多年来一直保持同
一价值取向--平民视角,这为它在大众中赢得了高分支持,也为它在摄影界奠定了高山仰止的江湖地位
;但另一方面有时候题材会因为专注于平民的“小生活”而显得单一。就像南方周末一旦不做批评报道,
就招来骂声一片。南方都市报则呈现出灵活多变、花样百出的风格。似乎看不出它底是以哪各种价值取向
,这恰是它的聪明之处。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摄影专版如何树立自己的风格?其实,抛开编辑的因素
,图片专版的呈现状态与其所依附的媒介性质有密切关系,南方周末必须纯正与平民化,要有揭露和批判
;南方都市报则可以宽松、自由。这两份报纸都是高水准的媒介,所以其图片专版也能水涨船高。图片专
版只是为整张报纸服务的一个因素而已。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南方都市报除了《目击》版之外,还有很多
由非图片编辑编辑的图片版,如国际新闻的《镜头》、《眼界》等。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厨师觉得鸡精好
用,干脆就经常洒那么一点,只要菜好吃,不就行了吗?我又想到另一问题:作为依附于新闻纸的摄影专
版,其实与新闻纸的时效性、快餐化有着很大冲突。许多人不能理解一个五、六张图片的专题为什么不能
在一天内完成。现在我有一个感觉:摄影记者在报社的重要性在提升,独立性却在降低。因为所有的报纸
都需要大量图片,但是最能表现摄影记者独立思维的摄影专题,却经常遭到缺乏时效性的批评。我了解到
,一些摄影记者每天必须完成3条稿才能保证当月及格,还有一些图片专版是以图片张数来算工分的,在
这种情况下,一个摄影记者还有多少精力去拍一些真正的专题呢?可是无疑这样奖金会更多些。
   王:摄影记者有两种人:一种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一种是以此为理想的,面对收入和收获两种选择
,我觉得,应以最低的收入损失换取最大的收获。这取决你的摄影理想和所供职的媒体提供给你的空间。
多大的空间则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摄影成就。
-=-=-=-=-=> 理论探讨
  --关于图片编辑自身
  3、柴:在目前情况下,图片编辑的生存环境怎样?图片编辑的压力来自于哪些方面?
  曾:前几年,由于媒体的发展,摄影从业人员一时上不来,许多报纸的摄影部主任见到业内同行都打
听有没有好的摄影师。但今年,这些摄影部负责人都在找图片编辑了。那些重视摄影报道的报刊已开始高
薪雇佣图片编辑,一些新兴报刊只用专职图片编辑,而使用摄影自由撰稿人。在中国传媒人力资源市场上
,好的图片编辑奇货可居,特别是那些当过摄影师,又具备了图片编辑能力的从业人员是最容易找工作的

  李:我很同意曾璜所说的。图片编辑的压力在于如何把图片的独立价值与报纸的整体效果完美地统一
起来。我觉得这是对图片编辑最大的挑战。在我们南方日报,记者对于图片编辑的期望值除了版面效果之
外,最大的就是编辑的出谋划策。
  巩:图片编辑的生存环境现在已经不错了,而且坚信会一天比一天好!但图片编辑的压力很大,最主
要的是培训、进修的机会和可借鉴的资源太少。
  王:图片编辑的生存环境比以前有较大的独立性,但方方面面的制约还很多。当然,图片编辑的素质
也是一方面。MarkEdelson是美国棕榈滩邮报的图片编辑,他的权限是:所有报纸版面最后都
交到他的手上,每个版面照片的尺寸,位置基本由他来定(其职责相当于报社副主编),报纸流程是文配
图而不是图配文。往往是为了一张好图片而派文字记者去补充文字,和我们的工作恰好相反。
另外想说明一点,缺摄影记者,缺图片编辑,大学教育要跟上。
  4、柴: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图片编辑?
  曾:我们中国特稿社面对的用户是英文媒体,能够胜任我们工作的最低要求包括:了解摄影的技术职
业标准;对图片影像好坏有判断;有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能把握社会的动态走向,能区分新闻和宣传的
差别;熟悉计算机、网络和影像处理(PHOTOSHOP);对国内外图片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与客户和摄影师
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基本的中英文写作能力。
  李:如果指报纸的图片编辑,我以为:第一,敏锐的新闻感(图片是新闻的表现方式之一,对于报纸
而言,第一位的是新闻的报道效果,然后是图片如何表现新闻的效果);第二、曾璜所说的对摄影技术的
职业标准和对视觉语言的行文,也就是对影像好坏有感觉;第三、对平面媒介的感觉(怎样处理图片能达
到最好的传播效果);第四、坚持原则的勇气与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第五、必须掌握一些技术:较好
的文字功夫、通英文、熟练上网等。
  巩:曾、李二人把话都说完了,我连“拾遗补缺”的空都没有了,但想补充三点:一、强烈的人文关
怀意识;二、永不平息的创新激情;三、看到真正的好新闻照片要知道扑上去,奋不顾身地去爱(用好,
展示好)。
  王:既然是图片编辑,那么敏锐准确的图片解读能力肯定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图片的鉴赏力、感受力
、判断力。还有是善用资源。
  5、柴:有人提出,作为图片编辑,既要会看照片,又要会拍照片,您如何看?
  曾:最近来访的美国《财富》杂志摄影总监米希尔.马克娜莉(Michele McNally)认为摄影师担任
图片编辑容易将自己对图片的好恶带入到图片编辑的的工作流程中去,影响对图片的判断。图片编辑不一
定要会拍照片,但一定要对摄影技术的职业标准和对视觉语言的行文,也就是影像好坏有感觉,特别在视
觉语言好坏的判断上,需要长期的积累。据我所知,《生活》杂志的图片编辑每年过目的出自世界上最著
名和最有创造力摄影师之手的影像超过百万张。
  可以说,在目前国内报刊中出现的图片,达不到职业标准和犯视觉语言语病的占了大多数。那些没有
达到摄影技术职业标准的影像容易判断,标准也较好把握,但对视觉语言行文出了语病的图像似乎不容易
把握。面对这么多看了别扭的影像,我还反思性地问过自己:是不是我对影像的观念太陈旧了?是不是影
像发展就是这个趋势?我每天要浏览十几份国内外的主流报刊,一天面对摞在桌子上的几百本国外杂志,
我突然悟出来:若以国外这些主流媒体的影像作为参照系,不是我错了,是国内媒体的问题。近几年随着
中国媒体的繁荣,许多没有经过职业培训的人员进入了媒体业,许多对摄影报道无知或知之甚少的人员在
媒体中掌握了照片使用的生杀大权,导致了不够印刷出版标准的照片在报刊版面上随处可见。
  一张技术指标达不到刊登出版标准的照片就像文字报道中的别字,一张没有经过剪裁编辑的照片就像
文字报道中语法不通的句子,一张视觉语言杂乱无章的照片就像一段随意堆砌的文字,而在版面上没有得
到妥善安排的照片就像一篇结构混乱的文章。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从总编到校对都不允许别字、语法不
通的句子、随意堆砌的文字出现在版面上,却容忍技术指标达不到刊登出版标准的照片、没有经过剪裁编
辑的照片、视觉语言杂乱无章的照片、没有妥善安排的照片赫然登堂入室地出现在自己的报刊上?在中国
和美国都受过系统新闻摄影教育的著名摄影记者刘昕回国后感慨地说:中国摄影师应该感谢读者的宽容,
让他们可以将那么多达不到职业标准的照片发表在版面上。
  李:坦率地讲,我的照片拍得不怎么样。我觉得图片编辑不一定要会拍照片,但是要懂照片,如果本
身又会拍照片当然更好。
  巩:我不这么看。术业有专攻,会拍照片而不会看照片的人在中国比比皆是,要不怎么到处都在喊着
要图片编辑;那么,为什么会看照片的人就一定要会摄影呢?从历史上看,尤金.史密斯的照片拍得应该
说有口皆碑,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他还老觉得自己很能编辑照片,不止一次地在《生活》杂志越俎代庖,
结果是他的人际关系日趋恶化,这也是他最后不得不离开《生活》的原因之一。同理,我还不知道国际上
哪位大编辑也是著名摄影师的,至少这样的例子不多。当然,如果图片编辑能以拍照片的实践来修养自己
的编辑业务,是再好不过的了。  
  6、柴:南方日报集团的总编辑杨兴锋先生曾多次谈到图片报道的策划(杨兴锋《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
》一文见本报2001年8月1日第3版),各位对“策划”如何看?
  曾:那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我理解其主要内容有这些:媒体白热化的竞争要求摄影报道必须有策划的
观念,新闻媒介激烈竞争使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新闻资源的垄断不再可能,独家新闻难觅
,策划可以提升媒体的特色;二是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追求,必须通过策
划来提高报道的质量。
  对报道进行策划,是报道摄影的一个趋势性发展,有很多面对市场的报纸都在这么做,但能这样有条
理总结的总编还不多。当然,实践中还有操作水平的问题,有些报纸策划得很不错,但最终的结果不尽人
意,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如北京青年报在报道上有很多超前领先的观念,也拥有一批国内最好的摄影师
,他们的照片单张看都不错,他们的摄影师在国内摄影比赛中也常常获得好的名次,但在图片使用上较弱
,有了前卫的观念但没有在摄影上做出一些可以让业内人士来讨论的实例,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我印象
中这些年国内几个最佳图片编辑评比都没有北京青年报什么事。在2001年人民摄影报的“年度杰出图片编
辑”评比中,就有评委对北京青年报的图片使用提出过坦诚的批评。
  李:我对策划的看法和杨总完全一致。我们总结了一个立体化策划。所谓“立体化策划”,是指一个
新闻报道的策划,不是就图片而图片,不是就摄影而摄影,而是不仅为读者提供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新
闻事实以及相关背景,还要进一步提供丰富的报道,也就是报道内容策划上的立体化。可分为以下三“看
”:
  一是由此新闻事实“向下看”,即将其主题扩展为诸多相关子题,形成系列报道,分步骤展示每一个
新闻点,以全景式报道占得优势。如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我们策划的18个专题的系列摄影报道《澳门故事
》;
  二是由此新闻事实“向后看”,即探寻其可能的延续性价值。有的新闻第一次出现时只是“小荷才露
尖尖角”,更激烈、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这就需要以策划将其“激活”。2001年5月,本部一位记
者了解到广州火车站有一群湖北黄梅籍的小孩经常纠缠旅客乞买物品,这一新闻已有其它媒介报道。怎么
办?当时,我们进行了3步策划,将这一新闻做成了“独家”。首先,解救儿童。我将此事向湖北省委领
导汇报,促成了鄂穗警方联合抓黑手救儿童的行动。紧接着,追根溯源。我和记者跟随乞买儿童千里返乡
,在当地取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接下来,进行社会讨论,将乞买儿童一事与其它类似的非法雇用童工的
案例归纳起来,采访了法律专家和社会学家,使乞买儿童这一单纯的新闻事件扩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
题,先后在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刊发7个图文版,并被湖北、上海、北京的媒介转载。
  三是由此新闻事实“左右看”,即由此新闻事实策划与之相关内容的报道,延长新闻的生命力,扩大
新闻的内在含量。2000年2月《南方日报》推出的摄影报道《茫茫人海见毒瘤》,是一组报道广州火车站
吸毒人群的触目惊心的照片。刊发后,其影响无疑非常之大。但影响再大的新闻也是“易碎品”,于是我
们策划了与吸毒有关的戒毒报道、火车站整治报道、青少年防毒报道等等一系列相关题材,在社会上形成
了强大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热潮。
  同时,立体化策划还包括以立体化思维,借助各种媒介力量,发挥各处媒介特长,将报道以更加现代
更加高效的方式投放出去,这就是报道方式的立体化。上面提到的《茫茫人海见毒瘤》,我们不但在报纸
上以数个版面跟踪报道,还组织了同名影展,出版了《独闯毒穴》一书。2001年11月全国第九届运动会期
间,本部记者除向报社发稿之外,同时主动承接南方网九运频道图片供稿,借助网络的“无限度”容量和
即时更新将记者发稿量成倍增长。
  王:有高度,完全赞同。
  巩:新闻策划,似乎是近年国内新闻界的热点话题。从图片编辑的角度来看新闻策划,我觉得应该思
考3个问题:
  一、要有,但不能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新闻本身是被动的,从业者只有在尊重这个基本规律的前
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万万不可为了操作目的而有意颠倒主次。
  二、从长远利益来看,无节制地大肆操作新闻策划,往往牺牲的是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不适度地将媒
体自己操作的新闻事件片面凌驾于众多新闻事件之上,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公众的关注度,这合适
吗?
  三、注重新闻策划时下已有形成报纸风格的趋势,既然是风格,就应该允许其没有。我总以为,为了
个性和市场,适度的新闻策划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把这当成做新闻的制胜法宝。我
看前阵子的《大公报一百年》以及《纽约时报的风格》,对此感触尤深。从大的方面看,新闻策划为小术
,不为大道。


经验交流
  ——关于图片专题版
  7、柴:其他报纸的图片专题版也在变,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图片版从过去单一的图片故事转变成既
有图片故事专题,又有国内外的优秀单幅新闻照片;而北京青年报的图片专版则完全分化,成为不同层面
的内容。各位又如何看待?
  王:图片版怎么办?相信每个图片编辑为此都曾苦恼过。现在能拍高质量的图片故事的作者少了,这
也许是题材的限制,或者时间的短暂。一组稿件好照片就一两张,有时连一张也找不出来,所以,图片版
的改版也在所难免,苦不堪言。穷则变嘛。
  曾:中国青年报的这种做法不是创新,而是走了回头路。早年他们的画刊版就刊登各种各样的图片,
其中就包括国内外的优秀单幅新闻照片。1995年元月他们将画刊版改为图片专题版是创新,对中国的摄影
报道产生很大的影响,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开始办图片报道版。我国报纸报道摄影版时代是以中国青年报
1995年的改版为标志的。
  谈到北京青年报的图片版,我记得他们紧随中国青年报之后办视觉版。他们有钱,也出了大价钱,大
约是1500-3000元买一个版照片,现在中国还没有多少媒体能出到这个价。那时国内很少有成熟的专题摄
影师,市场上也没多少成熟的摄影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北京青年报花钱将“垃圾”登到了自己的版面上。
1997年前后,北京青年报也意识到问题了,担任过视觉版编辑的王林介绍说,他们不为办视觉版而办视觉
版了,而是提倡报道的视觉化,为可以视觉化的报道配上照片,将所有可以办成视觉版的报道办成视觉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摄影从业人员正在“将摄影成为报纸独立的报道形式”努力奋斗时,孰不知
国外的媒体已经进入了为每一个文字报道配上好照片,为每一组好的图片陪上好文字的时代。北京青年报
这些做法实际上符合媒体的发展趋势,是中国媒体摄影报道的又一次进步。
  李:南方日报7月12日出的《生命写真》是用4个整版讲一个图片故事。许多同行看了之后很惊讶,因
为和以前的摄影专题不一样。2001年12月,由广东团省委等单位组织的“健康直通车”活动启动,本报跑
卫生线的摄影记者秦文纲听说要到连南瑶乡送医送药,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出画面的好题材。秦文纲拿回
第一次拍摄的图片,内容多数是当地老百姓“惨不忍睹”的画面,很有震撼力。但其中最吸引大家目光的
却是一张看上去不那么触目惊心的照片:简易的露天诊所外,一位瑶族老伯抽着旱烟袋在默默地等待,一
位满脸疲惫的医生正走出来。正是这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图片,让我有了这样的想法:这组图片或许
只是故事的开始,因为在这个事件中,医生和病人是两个主角,是两条线索,而镜头目前只集中在病人这
一条单线上。而越是复线的事件越意味着内涵的丰富,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做成多页的形成多角度报道的摄
影题材。这个想法和当时主管专版的杨宇红副主任以及秦文纲不谋而合,经讨论后决定用3-4个版的篇幅
来讲这个故事,而且在同一天见报。接下来,就是我和秦文纲一起去采访,在前后半年的时间里,互相启
发,最后做出了这组报道。它由4个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子专题组成:《这份执着放飞希望》——志愿
者们深入广东连南瑶乡送医送药的感人画面;《这份痛楚期待痊愈》——连南瑶乡百姓触目惊心的缺医少
药窘境;《这份牵挂无法放弃》——坚守在当地的乡村医生含辛茹苦默默奉献的故事;《这份关爱无法忘
记》——一个被志愿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瑶胞的经历。这就像是一台大戏,分成好几幕,各自有独立
的情节、主旨甚至风格,但合起来又能统一在一个大的主题下。这是一次新的尝试。这样的思路有戏剧的
启发,也有电视片结构的借鉴。最后,我们以一个治愈的病人作为结尾,这是新闻报道的必要。因此,这
个报道不同于以往的系列专题,它的确是一个故事,但通过4个版把故事里的各条线索都充分展开了,把
几种角色都深入挖掘了。如果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我想就是它没有按现有的一种摄影专题
模式去表现这个故事,病人来一点,医生来一点,环境来一点,再加一个结尾。
  其实有的故事里是藏着很丰富的东西的,如果老是想着一个版的框框,会浪费题材。也会使看问题的
眼光带有局限性。报社非常慷慨地一下给了4个整版,使得我们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巩:自从1998年以来,关于新闻摄影报道的兴衰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生活节奏越来
越快,而以组照的形式展示新闻已然不能适应现今的受众习惯;另一种观点认为,摄影报道(组照)在世
界新闻史上虽说已然七八十年了,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所以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由于理论上的含糊,具
体到操作层面上就有了很大区别。譬如同样是知名报纸,一直坚持摄影报道专版只有区区数家,而更多的
报纸很少做过摄影专题报道。
  应该说,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使图片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一点无庸置疑。摄影报道
的旗帜应该高高飘扬,不仅是张扬报纸的个性,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更是最大程度地传播新闻事件,增
强新闻传播的实证性、丰富性和新闻现场原生态细节和信息的“高保真”程度。
  8、柴:以前我们所说的图片专版都是以图片故事为主,王景春从这个传统的做法中跳出来,做了一
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策划性的东西,各位对此如何看?
  曾:实际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许多报刊的图片编辑都对图片报道现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大家
都在求变。1999年南方周末刊登的张小文和王景春的《大海里的一条船》做过改变尝试,王景春在南方都
市报的所作所为也是这种尝试的延续。另外,人民摄影报温晓晗的图片版用一张大照片做衬底,中国摄影
报图片编辑谢雨玫的报道摄影版对大照片形成视觉注意中心,照片在版面大小的处理,在照片之间距离感
的处理,在版面中的留白等等都有新的尝试。这种变化也出现在国内的一些媒体,如广州的新快报。
  李:我觉得很好。几乎所有的图片编辑都在喊着缺稿,所以,大家要策划,要主动地搞出一些东西来
。我很荣幸的是1999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南方日报摄影的大策划、大报道我都参加了,而且平时有什么想做
大的报道,记者也会主动来跟我说,然后一起合作。不过,我的策划与王景春的不完全一样,他的东西有
时很个性化,我们都是从新闻报道角度考虑的。
  巩:我将王景春的实验界定为“主题先行”的集约模式。应该说,它是一种专题摄影的形式。这类摄
影报道是这两年才渐渐露头,不仅为极少数的编辑所推崇,而且被摄影记者广为采用。它不仅适应报道“
发生”的新闻,而且适应报道“发现”的新闻。譬如今年的青年摄影记者“十佳”中,就有4人的组照属
于或类似这种“主题先行”式(王岩的《9.11之后的美国》、李轲的《上海人的数码生活》、柴继军的
《非常瞬间》、程铁良的《入世前的最后时刻》)。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每个图片及其说明都是独立的
,甚至所有的独立单元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而每个独立的单元之间依靠主题连接和组合,是“主题”将他
们集纳在了一起。也可以理解为一根时空或者逻辑上的主线将一些看似没有关联(其实有内在的联系)事
件串联起来。这种形式,我们还很少尝试。
  王景春的这种“主题先行”式的集约模式,对中国新闻摄影专题的最大贡献就是丰富了其形式,打破
了所谓图片故事一统天下的格局。
  9、柴:李楠的图片版既有像王景春的《儿童异度空间》那样大容量的图片专题,又有如梁文祥独闯
毒穴、鄂穗警方千里救儿童等事件的连续图片报道。我看到的多数图片专题版都是以一个或两个版面来叙
述同一事件,这种连续图片报道是否也会成为图片专题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请各位以自己了解的相关情况
谈谈见解。
  李:连续的报道方式本身并不新鲜,只是我们的连续报道是在滚雪球,越做越大,越做越广,这在前
面谈到立体化策划时有相关论述。不敢说这就是图片专题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是,图片专题的报道形式
肯定是需要不断拓展的
  王: 2001年6月3日,9个版的《儿童异度空间》推出,是《目击》版当时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这9个
版中我一共刊发了41张图片,每版都有一个专题,包括生存、暴力、战争、孤独、黑暗、死亡和饥饿。与
很多集锦式图片版相反,我力图从同一母题的不同侧面去反映世界儿童的生存状态,做深,做透。
  9个版中,先要区分出不同的主题,我选择了悲剧性的一面,因为这些东西能真正触及心灵,容易引
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在结构版式上,我主要注重了两个方面,一是9个版面之间的统一协调,二是版面的
留白。对于前者,我通过采取同等标题区,以及标题区同样一张小照片的方式得以实现;对于后者,则主
要是忍痛割爱地舍弃了很多同样精彩的照片。
  巩:王景春和李楠有一个共性,就是要耗用非常大的信息传递空间,也就是占用大比例的报纸版面资
源,因而我思考的出发点是一个管理学上的基本问题——投入产出比。
  应该说王景春的试验已经结束了。我们不仅要问,它的结果是什么?成功?失败?还是介于二者之间
?一个摄影专题一次占用10个版面,这是多么大的资源占用呀?那么它的产出呢?究竟有多少读者关注?
究竟带来了多大的社会影响?又为报社产生了多少有形及无形的回报呢?我持审慎态度。
  尽管如此,我依然要向王景春表示敬意。因为我们有理由尊敬一切创新者!王景春以自己的“牺牲”
,带给中国新闻摄影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王景春的实验,也就没有李楠后来一直
到今天的实验。
  李楠做得没有王景春那么“纯粹”,她更多时候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再者,实验气息被她老练地
弱化了,或者叫掩藏了,更多的时候则是披着传统战袍来遮掩她的前卫!所以她稳健,直到今天还在做,
而且有越做越好的趋势。
  我要向王景春致敬,并祝愿李楠一路走好!
  10、柴:景春做的好多图片版都贯穿着一个重要理念:散点透视。您能具体阐释一下其含义么?
  王:2000年7月2日我接手做《目击》版,因为从未做过编辑,对平面也没太多了解,算是摸着石头过
河。我希望组稿可相对宽泛一些,一是不至于缺稿,二是尝试一些图片报道的可能性。《目击》版是我摄
影理想中另一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可以让自己的摄影理念再次得到延伸。我觉得摄影版不仅仅局限于时
效性和新闻性,也应注重图片本身的语言表达。因为这样才可以向人们传达出多样化的信息:图片可以这
样拍,摄影可以这样理解。当年第一期柴继军的《目击中国.com》,7月9日邱焰的《武汉完全社会新闻》
,都是摒弃了传统专题单视点讲故事的方式,而是采用散点透视的方式,围绕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的拍摄
,其传达的信息经编辑整合后成为一个专题,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单点拍摄专题时总有不好的照片,稿件
质量不高等问题,又使得一些原本零散的图片获得了一种共通的“意义”,取得了1+1>2的效果。这对编
辑的要求也相对提高,编辑不仅要能够从记者最近一段时间拍的照片中提炼出主题,同时也要求他具有将
之转化为引导读者怎样去看的能力。
  我在《目击》版中还尝试了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如2000年8月27日的《城市名片》,我是把一个3分
钟的电视片进行分解,把4个摄影记者的作品进行整合,时间顺序成为叙述的主要手段。另外,2000年10
月1日贺延光的《历史不能空白》则是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作品来建构叙述语言的。《关心她的美丽,关
心她的健康》(2001年3月4日)说的是女性乳腺癌,在这一期中,除了照片,我还引入了绘画、装置等图
像语言来强化乳腺癌对女性的伤害。
  11、柴:也请李楠举例阐述一下“立体化”的编辑理念。另外,一般的图片版都会挑一张作为主打照
片放大,其余图片的幅面则有所区别。李楠在自己的版面上根据图片内容作了“双大照片”的尝试,诸位
对此又如何看?
  李:可参见拙文《图片编辑的立体化思维》。
  巩:李楠的“双大图”,在今春的“江阴会议”上就遭到谢雨玫的质疑。我以为,无论是传统的“单
大图”还是李楠的“双大图”,原本无所谓对立,也不是不可调和。因为它仅仅是摄影专题版的一个方面
,我们不能脱离了哪个整体来讨论这个问题,应该重点看整体的协调性、统一性和主次是否得当,主题是
否突出,整体的视觉效果是否完美、新颖,不能一概而论。其中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图与图之间的
关联,是否因之而挖掘得深刻,展示得流畅。
  12、柴:著名的图片编辑Mark Edelson(马克.安德尔森)认为,图片过小提供的信息不够,但好多
四开报纸还要考虑用多少张图片才能充分表达一个主题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
  王:Mark Edelson是美国棕榈滩邮报的图片编辑,他连续七年夺得了全美最佳图片编辑奖,在他眼里
,图片的尺寸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图片编辑永远要考虑用在版面上的图片是不是足够大,以使读者能够
看清楚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实际上, 图片的尺寸问题其实就是读者本位的问题。
  曾:李楠编的《生命写真》就有许多照片放得太小,不知是什么原因?
  李:我发现,我编的图片版的图片张数好像越来越少,最近编的一个整版是5张图片。这是一种减法
的思维方式,就是像Mark说的,放弃。《生命写真》中有些图片太小,曾璜是不是觉得影响了效果?有些
不错的照片因为比较小,不一定能让人看出它的好,这应该是当时编辑时加法与减法的思维有点儿打架的
结果。
  所谓加法,就是我需要什么,然后把需要的图片一张张加上来;减法呢,就是我不需要什么,然后把
不需要的图片一张张减下去。对于我们来讲,即使是一个摄影专题,也要考虑很多摄影之外的东西。但我
从王景春与Mark的交流里学到了东西。即使一张图片再好,如果不需要,就一定要放弃。我觉得最让我高
兴的事情是一组精彩的图片被我用极其简单但极其到位的版式做出来,人们被图片所吸引,忘记编辑,甚
至忘记作者。
  巩:我不认为一张对开的报纸做一个专题时,就偏要机械地理解为5-10幅图,或者是7-15幅图。任
何学术的问题都忌讳死板教条。
  关于这一点,我举个例子:相当长时期以来,摄影界在谈论曾璜对中国摄影专题的贡献时都总爱提到
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有少数偏颇者甚至将之戏称为“曾八股”,即拍摄和编辑“图片故事”时多半通
过“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图片组合模式,通过“场面+细节”的编辑思路来演绎和传递新
闻信息。其实,最早的美国《生活》杂志上怀特和尤金拍摄的照片几乎都是这一形式。我们华商报《摄影
报道》版展示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一类。9月1日,曾璜路过西安,我们在著名的摄影人驿站“野骆驼”喝茶
,又谈到这个问题,曾璜解释道:“那不是我的东西,那是美国《生活》杂志的图片编辑对摄影师提交一
组图片的最低要求,已列入了新闻摄影的教科书,成为每位学新闻摄影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中国
的问题出在了将人家的最低的要求当作了最高标准”!同样一个理论,机械的肤浅理解只能自缚手足,举
步维艰;灵活深刻的理解却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向一些品牌杂志学习,人
家不少已经走在我们报纸的前面了。
  13、柴:谈谈你们挑选照片的原则。为图片故事和图片专题选照片有区别么?
  曾:图片编辑是从使用照片的角度来挑选照片,这与摄影界对照片好坏的挑选有差别。《三联生活》
周刊的图片总监商园就明确表示:“最好的照片就是最适合我们版面设计需要的照片。”
  在具体操作时,我首先看照片的技术质量,其中包括曝光的控制、焦点和景深控制、色温控制。这里
要提到的是报刊彩色化后,照片的色温平衡也是衡量一张图片职业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报刊上出现大量
没有对拍摄现场色温进行控制的照片表明大多数的中国摄影师还没有掌握在采访现场照片色温平衡控制的
技术、技法。第二是信息传递,第三是照片的视觉构成。后两点包括:构图是否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视觉
构成是否有趣?照片是否有视觉冲击力?平面构成是否吸引读者?
  李:我总是选择那些让我眼前一亮、过几天还经常想起的照片。这是非常感性的说法。实际上我觉得
曾璜讲的几条已经总结得很好,尤其是色温控制,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影响印刷效果。总之,我觉得一张好
照片,应该是会说话的照片,看着它,就觉得能和它有感情交流,甚至会心一笑。图片故事与专题的挑选
我都是根据要表达的主题来进行,另外要参考我打算以什么方式来表现。最后,我要考虑的是新闻纸的表
现特点。报纸和杂志都是平面媒体,即便我一个人,也会为这两种媒体挑选不同的照片。新闻纸很讲究“
先声夺人”的气势,主图的冲击力与对主题的直接表达很重要。
  巩:我理解,“图片故事”是小概念,“图片专题”是大一级的概念,后者包容前者,前者仅仅是后
者的一种形式。
  我挑选新闻照片的原则有3条:首先是看能不能把事情说清楚。写文章“平白晓畅”是最高境界,拍
新闻照片一看就能明白八九分是最高境界;其次,是不是最大程度、最“原汁原味”地传递信息;最后,
抓不抓人,耐不耐读,有没有味道(新闻事件中人的真实是初级境界,在特定环境中的人与环境的真实是
中级境界,在特定环境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高级境界。)
  王:我很赞同巩志明的分类。其实,我更愿意在摄影的大范畴里来理解新闻摄影和新闻图片编辑,正
如巩志明所说:“机械的肤浅理解只能自缚手足,举步维艰;灵活深刻的理解却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14、柴:如何在版式上体现图片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各位在编辑过程中是更注重图片本身的质量,还
是注重向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为什么?
  李:我想这有很多种方法。我们总结了一种立体化编辑。所谓立体化编辑,就是指一个版面不仅让读
者看到一个“用镜头讲述的故事”中的情节与逻辑,还有这个故事的背景与它同相关属类事物的联系,这
是故事的立体化;不仅有信息上的获取满足感,还有由信息出发产生思考与探究的思想探险的愉悦感,这
是阅读上的立体化;不仅有视觉上的冲击,还能形成听觉等诸多感觉的共鸣,这是借鉴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所形成的感觉上的立体化。
  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图片大小、上下左右位置、图片中人物的视线方向加上文字标题的走向来牵引读
者的视线。很难说这二者更注重哪一个。不过,我曾做过一些版,图片不多,而文字很精彩,反响也不错
。我想,这是因为是报纸的缘故。对于大众而言,他们最希望是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报道,而不会那么细
分这个报道是图片占主导还是文字占主导。但是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图片质量不够好的话,我会请记者
再去拍。
  巩:我更注重后者,即向受众传递信息。版式要为内容服务,这是其一;版式要为内容插上腾飞的翅
膀,这是其二;两者要协调、融合甚至要让人意识不到,这是其三。
  王:图片应该具有有效传达信息的可能,但一张或一组图片是视觉垃圾的话,则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即使包含了某种信息。如果图片表达有问题,那干脆换一种方式。
  15、柴:我们是否可以讨论一下文字与图片的关系。比如现在有的图片专题配发的文字不像过去那样
还是对事件的叙述,那么这部分文字是如何与图片紧密配合的呢?如何为专题选择一个好的标题?
  巩:关于标题,我主要考虑它与大图(点题照片)的关系,总结出“虚图用实题,实图用虚题”的原
则,即一看就明白的图片,就起一个耐人寻味的题目;而半天都看不懂的图片,就要一语道破天机,用最
直白的标题,让人立马知道这是啥。
  我们强调充分发挥文字的互补功用,正文要求简短、耐读、耐人寻味;对图片说明的要求是“三要三
不要”,即“要讲图片背后的故事,要增加信息量,要增加细节;不允许描述图像,不允许重复正文,不
允许又臭又长。”即便是在强调图文传播的今天,依然是“图像有所短,文字有其长”,而我们应该“扬
长避短”。而且,任何新闻图像假如不依靠文字确定,信息的传播几乎就无所附依。
  曾:以南方日报《生命写真》为例,这个报道的图片很不错,摄影师秦文刚对视觉影像和视觉内容都
把握住了。但真正让我感到眼眶湿润的倒是李楠那些文字。
  李:文字相对于图片的形象、直接而言,有精确、凝练的特点,把握住这些特点,能使版面的表述立
体化。不论是配文还是图片说明文字,都要紧扣画面衍生,但绝不能重复图片中已有的信息。文字要从已
有的信息出发去开掘画面没有表现但又与画面相关的“画外音”。配文除简明扼要地交待主要内容外,还
要阐明主题。
  以《生命写真》为例,主要东西肯定要用画面表达,但还有的东西,一是画面不好表达,二是表达有
局限,三是表达了我认为还要加强的,都会在行文时加以考虑。这些是边采访边决定的。我个人的习惯是
在采访时注意观察细节,动作、语气、表情、穿着、房间的陈设等等都是最为真实的新闻素材,再有就是
看到任何有意思的东西一定要问个明白,很多让人激动的发现就是问出来的。比如乡村医生在墙上留的一
行字:“同志,我下乡去了,请等一会儿。”这个原始联系方法很能表现他的特殊处境,但如果拍一张照
片并没有多大意义。于是我就把它写在文字的开头。而无意中发现的,也是问出来的房院长爱人在墙上为
早夭的爱女写的那几句话:“我一定爱维雅,我一定想维雅……”,太有震撼力了,这肯定能出一张重要
的照片,那么文字只是交待一下前因后果,稍稍渲染一下气氛。再有,就是以直接的议论来深化一下主题

  总而言之,文字是摄影专题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作用不在于多么文采卓然,而在于恰如其分。我
一般是选好照片后再动笔,即使有很精彩的句子,如果喧宾夺主也坚决不用。我想,这是图片编辑与文字
记者在行文时的最大区别吧。
  王:记得有一篇文章对二者的关系这样论述的:“尤金认为文字非常重要,因为你无法在照片里完全
说出你要说出的话”。人们都说“一图胜千言”,但没有文字的照片可能一文不值,因为文字在提供照片
所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交待背景材料、补充抽象数据、引导或左右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情感倾向等方面有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活》在创刊时的设想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初期也的确是按这个方针编排的。但后来却对
文字稿的份量和质量越来越重视,图片固然很有吸引力,但也有其本身的不足之处:只能表现出一瞬之间
的某一局部,某一侧面。如果没有文字的帮助,就很难全面地帮助人们认识到事件的全貌,既无广度也无
深度。”


  资源配置
  ——关于图片编辑运作
  16、柴:以前的图片编辑工作可能由图片拍摄者和图片编辑共同完成,而景春的图片专版几乎完全以
编辑为中心,调动各方面的图片资源来完成,这是一种趋势和潮流么?您又通过哪些途径调动各种图片资
源来完成自己对图片专题的“创作”?
  王:2001年,我作为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更大发挥,也试验了多种方式。根据每个摄影记者的特
长,我给他们定出主题,给一定的时间拍摄,也就是命题作文的拍摄形式。如《开始》(2001年1月7日)
是提前一个月挑选4个想法不同的摄影师去拍摄同一命题,《献出你深情的吻》(2001年2月11日)等也是
如此。再如北京韩磊的《行走在异乡的铁路线上》(2001年2月3日),通常这类专题不太适合在报纸上刊
登,因为怕读者不好理解。实际上没有不能理解的东西,关键是看你怎样引导读者去“看”。因此,编该
版时特意请原《现代摄影》主编李媚著文《换一种方式读图》,为读者打开进入摄影者内心世界的通道。
  作为另一种尝试,让传播不再成为记者的专利,我也曾抛弃新闻传统操作的一些常规做法,作为对摄
影者自己的反证,因此便有了《一个便衣警察的职业档案》(2001年2月11日),左版是记者拍的警察的
生活片段,另一边是这位警察自己拍到的自己抓获各类罪犯的照片。这些照片虽然在技术上并不完美,但
它们有很深的实证性,让人看到罪犯们在被抓获时和在公安机关的原初状态。
  17、柴:如何处理图片编辑与摄影记者的关系?图片编辑作为图片运作的中枢,对他们的指挥、协调
如何进行?
  李:关系很灵活。有时候,摄影记者是生产者,我是收货商;有时候,我们也一起去采访;再有的时
候,我订货,记者交单。我想,编辑应该注意的是:第一、认图片不认人,认原则不认名气;第二、每个
记者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倾向性;第三、编辑对记者的理解、尊重与支持,必要时敢于为记者说话;第四、
甘于在幕后工作。
  巩:坦率地讲,这是我最薄弱的环节。但是,我会缺啥补啥,向李楠学习,按照她的四条“指示”去
做!
  王:《目击》版的图片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组稿,二是依托本报记者的力量。本报记者稿件占了近
1/3,其实本报记者稿源的优势在于可以互动,编辑和记者可以就拍摄选题、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最
后的拼版进行充分的商讨。再一个,对部里的摄影记者的风格趋向要大致清楚,多看他们的照片多沟通,
注意他们的变化,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人指派不同的选题,但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反其道而行磨练他
们。比如说本报记者潘劲松的《从痛苦走向新生——目击戒毒192小时》(2001年9月24日),我希望他能
坚持拍摄8天。他几乎每天都会与我通一次电话,互相商量一下拍摄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要拍些什
么等。
  18、柴:不可能您每次都是指定摄影记者去拍自己策划的东西,假如有记者拿回一组很好的片子,您
如何为它量体裁衣?
  李:首先充分与记者沟通,了解他拍摄的前因后果;然后考虑当下的新闻环境,选择适当的报道时机
;最后是运用各种编辑手段,挑图片、写文字、找资料……还要有一个好的版式,每项都必须在了解的基
础上进行二次创作。
  王:在我做一年多的图片编辑中,一般情况下,摄影记者基本会和我沟通,大家相信1+1>2。
  巩:策划不是万能的,这叫水到渠成,我更应该让它流畅纯粹精湛。
  19、柴:有的图片编辑经常为摄影记者做一些文字工作,甚至与摄影记者一同完成采访任务,我以前
注意到的有南方周末的张小文,李楠当然在这方面做得更多一些,已将自己版上的东西编成书籍出版。我
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合作?
  李:最近在由广东电视台举办的《生命写真》电视晚会(8月16日播出)中,我又担任了晚会撰稿人
。其实,这种合作就是因为我们的策划将报道做大了,而我作为编辑知根知底,所以一些工作肯定是责无
旁贷了。我觉得图片编辑与记者的合作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是报纸以外的空间。
  王:我是摄影记者,在现场拍摄,你很难两者兼顾。再一方面,二者思维方式不同,摄影记者感性多
些,文字记者理性多些,两者合作,会取长补短。编辑进入采访现场,在日后的编排中更能准确把握稿件
。在我和张小文的合作中,我们都尝到了甜头。
  20、柴:据我了解,根据每个记者的特点来命题拍摄是杂志图片策划的常用办法。那么,杂志化编辑
是报纸图片专题版的出路么?
  巩:根据每个记者的特点来命题拍摄也是我们华商报最惯常的思维。我们摄影部的成熟记者谢海涛、
胡国庆、蔡勇等几乎都是这样。只不过我们不是用策划的概念,而是用管理的概念,什么题材,谁擅长,
就让谁上。
  李:杂志化是一种可借鉴的方式,但不是出路。因为杂志与报纸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媒介,既不能要报
纸杂志化,也不能要杂志报纸化。只有个性才是立足之本。
  王:杂志的报纸化和报纸的杂志化并不能相互取代,就像摄影借鉴绘画、绘画借鉴摄影,这仅仅是借
他山之石来丰富完善自己。
发表于 2005-3-8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看了一半,先顶顶,休息一下再看~~
发表于 2005-3-26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是中国摄影报的文章吧,呵呵,不知策划人现在可过的好?
发表于 2005-10-18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就是太长了,我也先顶了,再慢慢看.
发表于 2009-10-22 15: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不错,做为一名图编学习了!
发表于 2011-3-24 12: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说的很好

把最疯狂的梦想变成现实 http://www.798c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653&extr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4-17 06:03 , Processed in 0.092720 second(s), 9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