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闻照片的适销对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照片的适销对路<br>&nbsp;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北京晚报》摄影部 &nbsp; &nbsp; 程功<br>
<br>
摄影记者在一个报社中的位置的问题始终伴随着报纸的发展争论来争论去。眼下报纸多了,摄影记者也多了,现代科技让影像的获取越来越容易。总算盼望进入了“读图时代”,可摄影记者发稿反而困难了,这让许多靠发稿养家的摄影记者十分困惑。在诸多困扰因素中,新闻照片是否适销对路却始终没能明确提出,其实这才是当今摄影记者应该考虑的问题。<br>
<br>
作为报纸从业人员,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对于整个报纸而言,照片的好坏与报纸的发行量没有直接关系,决定报纸发行量的是一个综合因素。大家可以注意到,就全国而言,发行量大的报纸,图片使用并不理想,甚至是发行量越大,图片用得越差。照片好坏对于报纸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大家叫嚷着“读图时代”,可“读图时代”真的到来了,大家又觉得它并没能给摄影记者带来多大好处,甚至相反——报纸用图(图表、照片、漫画)的多元化给摄影记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br>
<br>
“读图时代”意味着报纸要增强整合、编辑各种图片来源提供的图片,对于报纸来说,这其中包括自己摄影部稿件、图片网站、新华社、特约稿、各种图表、漫画等等,配合版面设计,组合成一张报纸的视觉元素。其中,本报摄影部提供的照片不再是唯一选择,甚至不能是优先选择。从而影响摄影记者发稿,影响摄影记者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摄影记者收入。<br>
<br>
对于社会而言,报纸是一种产品,对于本报社来说,摄影部提供的新闻照片也是一种产品。报纸要生存,就要做到既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又有引导性,这其中不能有丝毫的强迫。那么,摄影记者要生存,就要按照报纸的需求提供照片,也就是提供适销对路的新闻照片。报纸的需求除政治因素外,报纸版面的需求直接反映出来的是版面编辑的需求,他的社会观、人生观、审美能力、个人好恶,甚至于今天情绪的好坏,都会对照片的使用产生影响。<br>
<br>
对于记者来说,编辑是记者稿件的第一读者,甚至你可以把他(她)看成一个普通读者,你的新闻能打动编辑就肯定能打动读者。记者应该相信编辑和普通读者在新闻价值趋向和新闻认知度上有一定的一致,而且事实也如此,那末,你采写的新闻都不能让编辑感兴趣怎么会让读者感兴趣呢?编辑作为记者工作重要的协作伙伴,从感情上多少会理解、体谅记者,可读者不会,市场是无情的,读者对新闻不感兴趣或不满意的时候不会听记者解释,编辑多少还会允许记者解释。所以记者更没必要责怪编辑对稿件不满。<br>
<br>
当版面编辑或总编辑得到一个信息的时候,他会凭自己的思维方式想象一个画面,当摄影记者拍回的画面与他想象中的画面接近,或是他意想不到的,他会很容易地接受,采用这张照片。但如果摄影记者拍回的画面与他想象的相去甚远,如画面过于艺术、或过于抽象等,他就会不接受,从而不用这张照片,另选其它。照片是否被采用决定权在版面编辑或总编辑,那么,他们的知识水平、版面意识、视觉能力等因素就直接制约着新闻照片的使用,和使用效果(横竖、大小等)。<br>
<br>
目前,许多报纸虽然都开始设“图片总监”、“视觉总监”、“图片编辑”等职位,但决定权并不在这些人手里,其作用推荐、建议多,决定权几乎没有,图片在使用上始终没有摆脱“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虽然这些年,一些文字编辑、版面编辑的照片意识提高相当快,但实际情况与摄影记者希望达到的状况还是相去甚远,照片使用由摄影部或图片编辑完全做主的情况极少。<br>
<br>
作为都市类报纸一般都拥有数个相对独立的几个采访部门,如:“本市新闻”、“警法新闻”、“科教新闻”等,不管采访分口有多少、如何分,摄影部都只有一个,而且需要为所有部门供稿,这就使摄影部处在一个“服务”职能上,就是要“服务”于其他部门,从这个“服务”层面上讲,提供适合的产品是这个部门存在的最基本原则,所以摄影部提供适销对路的新闻图片是其基本职能,失去这个职能,这个机构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br>
<br>
现实社会的快节奏,使报纸越发成为“快餐食品”,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没有时间再细细阅读、品味报纸上的每一条信息,读者的阅读开始有选择,要求简单。这种阅读的有选择性就要求报纸有更多的图,为新闻照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摄影记者往往没有注意读者对“简单”的要求。摄影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往“艺术”上靠,总想在照片中更多地融入自己的东西,照片拍摄角度越刁钻越好,视觉冲击力越强越好,但是新闻照片不允许摄影人过多掺杂自己主观原因的,一般读者是不会反复研读一幅新闻照片的。在直接一点儿说,即使你拍到的是百年不遇的精品(单指摄影技术、技巧,不包括重大题材),报纸读者有几个会产生强烈共鸣,其意义也只能维持到第二天。即便是重大题材,没有文字说明,也不能完整表达内容,事件越大,就越需要图文并茂,而不是单靠一个或几个画面。如今,读者的眼力虽说是越来越高,但这部分读者并不能真正支撑保证生存,好的照片、有情趣的照片读者是会多看两眼,记住一两幅,但这种记忆、和好感很快就会被新来的其他信息冲掉,因为现在的信息太多太快。读者是不会在一个信息上停留很长时间的,这就要求报纸“简单直接”。<br>
<br>
况且,作为都市类日报,摄影记者极其辛苦,没天需要拍照,长年累月很容易形成一定模式,加上工作量的压力(目前一些报纸摄影记者的工作量评判标准是以数量不是质量),很难得老有创新,再加上都市类日报每天面对的采访都是写琐碎的市井小事,且事事雷同,就更难刺激摄影记者的创作激情。作为快餐食品,既不能是垃圾食品,也不可能是精雕细琢鱼翅燕窝。作为“文化快餐”的报纸,其照片既不能是垃圾照片,也不可能天天、张张都是摄影精品,这就是摄影记者应该把握的一个尺度——为报纸提供的照片一定要“适销对路”。<br>
<br>
报纸新闻照片的适销对路又还演生出两个问题:“会不会这么拍”和“会不会这么用”。前者是对摄影记者而言,后者是对编辑来讲。<br>
<br>
先说“会不会这么拍”的问题。现在在职的摄影记者,绝大多数是学摄影出身,对于新闻事件的实质和内涵的把握普遍不是很准确,在看一幅新闻照片时,是视觉效果优先,而不是新闻价值优先。这和一些编辑的思路正好相反。<br>
<br>
摄影人都知道一句话“把握决定性瞬间”。那么对于新闻报道,“决定性瞬间”是什么。许多情况下,“决定性瞬间”应该是事件本身的高潮瞬间,而它并不一定是一个动作的高潮瞬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新闻事件中可能包含着多个高潮瞬间,作为摄影记者应该把握哪一个瞬间?作为摄影人,应该把握动作高潮,它可能视觉效果更强烈,更能反映摄影捕捉瞬间的水平。但它可能不是事件本身的“决定性瞬间”,或是这个瞬间存在其它画面之外的缺陷。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只不过与其它记者相比,采访的工具是照相机而不是笔。这个差别就是为什么摄影记者千辛万苦拍回来的照片,编辑不满意、用的不好、甚至不用的原因。<br>
<br>
举一个例子:一次,一名摄影记者应其它部门约请,去拍一个城市管理部门清理“黑摩的(机动三轮车)”的事情,记者拍到两个瞬间,一个是城管人员要没收“黑摩的”,画面中城管人员坐在“黑摩的”驾驶员位置,左侧一名“黑摩的”司机在央求;另一个画面是“黑摩的”司机企图夺路逃脱,被城管人员按在车上动摊不得。结果两张都没有用,版面编辑感觉不满意。不是对画面有质疑,而是两张照片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城管人员的形象,有暴力执法的嫌疑,最后编辑用了。这就是摄影记者在设计画面时,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相关问题,没有很好揣摩其中缘由的结果,不但稿没发,记者还很不愉快。<br>
<br>
第二个问题:“会不会这么用”。报纸进入“编辑时代”,稿件的生杀与夺大权在编辑,他的水平、好恶直接影响稿件的刊发,那么现在有多少编辑能够站在较高角度整合版面语言呢?报纸是由两种语言组成的,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两这必须相互配合。如果是版面上刊登的独立新闻照片好坏还有摄影记者的因素在里面,那么,所谓的配片,使用的好坏就全看版面编辑的水平了。<br>
<br>
那么如何能做到“适销对路”呢?<br>
<br>
首先,摄影部或摄影记者要想使自己的照片“适销对路”,其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图片编辑的桥梁作用。图片编辑的桥梁作用应该表现在五个方面:做编辑与记者之间的“桥梁”、做摄影记者之间的“桥梁”、做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之间的“桥梁”、做同行之间的“桥梁”、做读者与记者之间的“桥梁”。<br>
<br>
其次,在当今社会里,资讯的发达已经不可能再有绝对独家新闻了,在实际操作的报纸中,也没有哪个稿子是绝对应该发和绝对不应该发的。中国是个“人情大国”,社会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人情”。作为报纸,在不牵扯原则的情况下,刊登什么和怎么刊登都是可以“人情化”的,既所谓“关系稿”。 实际工作中,图片编辑与版面编辑、总编辑关系的好坏(包括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就影响着摄影记者发稿,那么,作为摄影部和报社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谁来搞,就只有靠图片编辑了。所以,有些图片编辑戏称自己的工作是“搞关系”。<br>
<br>
第三,记者要有版面意识、编辑要有现场经验。记者在拍摄时,心里应该清楚自己报纸、版面需要什么样的照片,大致拍完后在报纸上是什么样子。要根据不同需求采用不同手法。编辑也要有现场经验,能够预见新闻现场,根据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向记者提出必要的指导,减少记者的盲目性。这样才能使两者紧密结合,新闻采访有的放矢、新闻照片适销对路。<br>
<br>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摄影记者总在抱怨编辑不懂自己拍的图片,要想让编辑理解记者的拍摄意图,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就要不断地向版面编辑、总编辑阐述、灌输自己的图片理念,慢慢让他接受你的观点和意见,从而到达按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意图发稿的目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又是必须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上面说的“搞关系”就会发挥基础、长久的作用。抛开业务因素,试想一下人们最容易接受什么人的建议,是熟人还是生人,当然是接受熟人意见。这也是为什么人在郁闷的时候总会找朋友聊聊的原因。所以,在你想别人灌输你的理念之前,必要的关系铺垫是必须的。<br>
<br>
这两点,才是现如今报社图片编辑的工作实质,即使基本的,也是最难的。至于技术层面的东西,各家有各家的路子,操作起来也是各具特色。但不管怎么说,“适销对路”都是原则,如果你的新闻照片发稿不畅,千万不能怨编辑,肯定是你的产品出了问题。<br>
<br>
<br>
发表于 2006-1-31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了,道出了摄影记者的心声,这样的好文章以后多发.
发表于 2006-2-22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3-23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很有见地,支持搂主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4-19 14:51 , Processed in 0.102729 second(s), 9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