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资讯] 传媒业:人才流动的驿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2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媒业:人才流动的驿站?记者纷纷跳槽为哪般 <br>
<br>
--------------------------------------------------------------------------------<br>&nbsp;<br>
2004-11-24 09:52:00 作者: &nbsp; &nbsp; <br>
<br>
<br>
  走向市场化 传媒业迎来人才流动大潮 <br>
<br>
  曾经有人说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越是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人才的竞争越激烈,人力资源的成本越高。而如今传媒行业正日趋成为这个规律的具体体现者。走向市场的传媒,或者确切地说,日益与资本密切起来的传媒企业已经成为了人才来来往往的驿站,并非起点,也谈不上终点。因为流动还在继续…… <br>
<br>
  一个网站的离职记录 <br>
<br>
  7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张先生匆匆赶到单位上班。单位不小,而且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重点网站之一。经过任女士的工位时,发现原本堆满各种杂志报纸的桌面异常整洁,只有一台单薄的液晶屏孤零零地矗在上面。“任女士辞职了”,这样一个念头立即出现在张先生脑海。这样的结果是在意料之外,却是在情理之中。 <br>
<br>
  最近一些日子,有太多的人离开单位。但是,就在前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他们还在一起讨论将要接手一个重要项目,任女士还在说她的计划和想法,今天突然就消失在办公大厅里。听坐在任女士旁边的同事说她今天已经赶到新单位上班了,是一家杂志社。据说,对官方说的辞职原因是,要回家结婚了。 <br>
<br>
  张先生在这家网站筹备的时候就来了,也算是元老了。在这里工作短短一年,却送过不少离开这里的同事。有一起进这家网站,一起准备上线度过无数个紧张之夜的老战友;也有自己手把手带出来的新同事。每次送走他们,自己对这家网站的信心和希望就打个折扣。 <br>
<br>
  今天,自己一直非常看好的任女士也离开了,张先生心里突然有一种惶惶然的感觉。现在,跟自己一起进入这家网站的同事已经不多了,一年来单位大型的招聘进行了五、六次,每次都有二、三十个新同事进来,但是,几乎每周都有老同事离开。尤其是编辑,现在留在单位的有34人,一年中离开的跟自己有过交往有记忆的已经是第24人了。他们中只有一个是因为适应不了网站的工作压力被劝退的,但也在纸媒找到了待遇更优裕的工作;其中还有三个因为身体原因,体检的时候被迫离开。剩下的基本是在找到更好的单位的情况下离开了。他们只有很少一部分继续留在了网络行业,更多的是重新流回传统媒体。当然,也有人因为出国或者考上公务员而离开。 <br>
<br>
  翻看通讯录,张先生发现,网站的其他部门的人员流动有的也很大,有的却异常稳定。比如,设计部门现在有4人,但一年中有两个干了不长时间先后离开;技术部门人员流动也比较频繁,现在一共20人,一年中有4人离开,但不同的小组还不一样,有的小组只进未出,有的小组却一直大换血。最稳定的部门应该是人事行政部了,网站目前不足100人,这个部门一共13人。记起任女士抱怨的一句话:“编辑拼命发稿子,连上厕所的功夫都没有,人事行政部的人却在一起扎堆聊天!”张先生苦笑一下,是自己平时只顾埋头工作,离人事行政部门的工位比较远,不知道这些,现在看通讯录,也明白了任女士为什么要离开。 <br>
<br>
  并非全部的流动数字 <br>
<br>
  其实,这只是北京传媒行业中的一个缩影。流动的传媒人才远远不止这些。当然,这也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事。因为截至到2000年,北京媒体的从业人员还是相当稳定的,服务于一个媒体的平均时间高达10.5年,而同样的数字在香港却仅为3.5年。 <br>
<br>
  在北京这个城市里,由于近年来频繁地出现“新面孔”,传媒人也渐渐习惯于种种关于“跳槽”的传闻。2001年创刊的《京华时报》,吸收了来自北京、广州、西安、四川等地的一大批报业人才加盟,《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精品购物指南》、《信报》、《午报》;中央级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地方的《华商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都有人流向《京华时报》。而当初号称获得一亿投资并大肆招兵买马的《北京现代商报》一度曾收到过3000多应聘者的简历。 <br>
<br>
  此后,《新京报》、《法制晚报》的创刊,都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北京报业市场的地震。当《新京报》登陆北京时,当时在京城已崭露头角的《京华时报》竟有十数记者前去投靠。《法制晚报》创刊时,京城其他媒体的记者也曾引起过骚动。在这两份报纸创刊期间,有媒体的采编人员流动率竟然超过了30%。而事隔三年之后,当年曾打出“新型主流报”口号的《华夏时报》最初的一批记者们已经散布在国内的各大知名媒体,有的已经成为了相关报社的编委。而2003年CCTV的方宏进被上海东方卫视高薪挖走,一举改写了中央台名主持只流进,不流出的记录。更有甚者,在北京、南京、广东等地还专门诞生了一批经常在各家媒体流动的新闻打工者,被称为“漂记”。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2000年,《中国经营报》、《精品购物指南》骨干人员流失80多人;2001年,重庆媒体间经历了“跳槽”的有100余人次……人才流动越来越快,开出的价码也越来越高。创刊时间不长就夭折了的《21世纪体育报》,创刊之前使用体育传媒特有的风格,实行“明码开价,签约转会”,大肆在全国招兵买马,20万元转会费挖来了《足球报》著名记者李承鹏,接着在李承鹏的“指点江山”下,又从《体坛周报》、《足球》、《新民晚报》等地方挖来了一批大牌记者,允诺以高薪。2001年1月,湖北电视台开出50万的年薪招聘《财智时代》节目主持人。其后,《南方体育》的李响百万年薪转会。坊间近期也有传言,旅游卫视欲200万元年薪邀请凤凰卫视当家花旦陈鲁豫,虽然官方都否认了这一消息,但是水涨船高的态势还是十分明显的。 <br>
<br>
  记者纷纷跳槽为哪般 <br>
<br>
  在频繁的跳槽中,记者身边的朋友也不时变换着身份,现供职于《互联网周刊》的郑先生就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换了8个工作。另一位在一份周报工作的朋友则前前后后换了6家单位,而且最近还有继续跳槽的欲望。 <br>
<br>
  曹鹏认为,新闻界年轻的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因为传媒市场发展迅速,一方面是因为新办传媒不断涌现。“日益开放与市场化的传媒业,创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他认为适度的人才流动,为各地的传媒带来了新鲜血液,也强化了企业机体功能。但是,频频跳槽的人才,难免有些见异思迁,终归难成大器。 <br>
<br>
  薪酬和报社品牌影响力的差异使得一些羽翼渐丰的新闻从业者不安分于自己的工作。以北京为例,薪资福利较好的《北京青年报》记者平均收入可以达到同城一些弱势媒体的3~4倍。加之其他高薪行业的诱惑,造成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流动较为频繁。 <br>
<br>
  仍然选择留在网站的张先生也知道同事们为什么纷纷离开,因为做同样的工作,这里的工薪水平明显比其他网站要低很多;在同一个单位,编辑的工作是最累的。离职的同事,多是有工作经验或者学历比较高的。 <br>
<br>
  当然,对所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不看好也是人才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先生所在的网站前些日子,最后一个硕士研究生因为“对网站发展没有希望”而离开,对官方交待的原因是“身体不好,需要回家静养”。频繁跳槽的郑先生则是为了追求一个实现自己新闻理想的天地,他曾经到过《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等国内的知名媒体工作,但是都因为由于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而最终选择了离开。 <br>
<br>
  另外还有一些流动人员通过获取进修深造的机会离开原来的新闻单位,他们主要是想通过报考国内统招统分研究生或出国“读研”、“读博”,提高学历层次,增强专业能力,并取得重新择业的机会。 <br>
<br>
  传媒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br>
<br>
  《南方都市报》人力资源部主任刘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家成熟的报纸主要是靠企业文化来留人。她举例告诉记者,报社出台了阶梯式成长方案,规定新员工在进入报社第一年内稿费只能拿到60%,这个做法主要是针对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因为报社的“条线”已经相对成熟,记者不用很费力气也可完成任务。推出此举可以避免滋长记者不好的习气,避免养懒人。这也与南方报业集团促人向上的用人机制相吻合。正是在这样的“赛马”机制下,南方报业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得以脱颖而出,许多30来岁的记者在国内媒介圈内大名鼎鼎。 <br>
<br>
  在绩效考核方面,《南方都市报》的做法则是由部主任每天给所有的稿子打分,写出评语,然后全部公布,对结果不满者可以申诉。这样就保证了绩效考核的公开性和公正性。同时,报社还通过培训给员工以归属感,培训内容包括采编理念、写作手法、新闻实践等方面。报社还经常组织跨部门的沙龙,解决日常的沟通问题。报社还打算通过跟高校联系,将优秀的人员送出去读研究生。这样每年下来,这个拥有400多名采编人员的报社年流动率控制在10%左右。 <br>
<br>
  在其他报社,培训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法宝。例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制定了完整的员工培训计划,同时规定没有拿到培训合格证书的人不得上岗;对一些优秀员工,还以安排到美国大学新闻学院进修等方式进行奖励。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在岗员工继续教育专项基金。除正常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外,集团中层以上的干部目前全部参加哈尔滨工程大学的MBA培训,并把是否持有MBA结业证书作为干部聘任的一个附加条件。 <br>
<br>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则大胆实行“第二用工制度”,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实行能进能出的活水机制,依靠一系列奖励惩戒制度作保障,用好岗位人才、鼓励专业人才、重用骨干人才、推出拔尖人才、打造明星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做法和经验,在中国电视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而近期出台的年度“十大优秀栏目主持人”加薪的消息,更是有效地激励了电视从业人员。中央电视台人事办公室的高梅认为,发现人才,留住人才,要让人感到自己在电视台的尊严在提升,收入待遇在提升,但同时也感到自身的责任在提升,对自己的约束在提升。 <br>
<br>
  一些民营传媒机构,为了增强人力稳定性,还不惜进行额外的努力。例如,派格太合为了加强员工的稳定性,除了增强人事方面的存档管理,还于2004年率先向国家人事部门申请了若干毕业生留京指标,从而增强了派格在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优秀应届人才中的吸引力,使其竞争优势更为明显。<br>
<br>
  来源:《媒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3-28 19:30 , Processed in 0.085039 second(s), 8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