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南方周末记者培训教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9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张报纸,一个灵魂 <br>
<br>&nbsp; &nbsp; &nbsp;——《南方周末》站在一个新的平台 <br>
<br>&nbsp; &nbsp; &nbsp;&nbsp; 南方周末新闻部 伍小峰 <br>
<br>
<br>
  我们每一个来到《南方周末》的人都知道,我们是怀着理想来的。 <br>
<br>
  我们之所以来这里,因为我们有种期待,我们相信这里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比如我们隐于新闻背后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启蒙思想,正义、良知、理性和爱心。这永远是我们要坚守的底线。我们相信,如果这个底线都保不住,即使她能苟活着,也已经不是原来的《南方周末》了。 <br>
<br>
  《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媒体中,首先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媒体,一份有良知的、说真话的报纸,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相对于目前因浮躁而备受诟病的大众媒体而言,这是最稀缺的资源。相比而言,《知音》或者《家庭》有好看的情感故事,《读书》或者《天涯》有尖锐的文人思想,但用现代新闻的操作方式,呼吁法治和公正、张扬人性和良知、关心弱势群体,仍然是我们在上千种报刊中凸显出来的最重要原因。这已经在广大读者心中形成了期望值。 <br>
<br>
  这种精神气,要渗入我们每个记者编辑的心中,才能体现在报道中。我们万不可因久在其中,如豆腐坊的师傅不爱吃豆腐一样,反而淡漠了这一点。 <br>
<br>
  一种错觉是,《南方周末》的正义和良知好像是这个报纸的固有品质。我不这么看,品牌是需要更大力气去维护和加深的。以前我们做了,铸就了这个品牌;但如果现在不做什么了,读者说我们“没有人味”了,这个品牌怎么还能天然地延续下去? <br>
<br>
  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新闻部曾为一篇《收容所里被强奸的女性》的稿子被耽搁而痛心不已。那题材因编辑的犹豫和记者的疏忽,而没在本报首先刊发,却被《中国青年报》炒成全国性的大新闻。在心痛之余,当时的张平写了一篇编务文章,沉痛反思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心是不是已经麻木?是不是在张扬理性的同时,变得“人味”不足?我们是不是因为老接触各种恶性事件,“胃口”吊高后,就失去判断和怜悯? <br>
<br>
  今年,我们发了一篇观察写真《他们的儿童节》,在所有媒体都渲染城市孩子如何娇气滴滴花样翻新地过儿童节时,这组报道关注了贵阳的小报童们如何在卖报中度过这一天,关注了湖南一个因贫困,23岁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姑娘如何在尴尬中度过这一天。这些人,从来没有媒体为他们付出版面,但却是《南方周末》不能遗漏的关注人群。 <br>
<br>
  平民视角,不是简单的报道技术手段的问题,更是一个我们报道的初衷和去向,是一个根目录上的东西。 <br>
<br>
  一张报纸,是一个灵魂。报纸除了商品的特性外,精神气是很重要的。不少报纸也想模仿《南方周末》,也搞批评报道,也搞深度报道,但还是缺了那股精神气,缺了公信力。 <br>
<br>
  我们要警惕这种气质远离我们而去。 <br>
<br>
  ●我们的定位 <br>
<br>
  本报的定位是严肃新闻周报,这就决定了新闻版块的定位是: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萌芽和变迁,关注社会结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喜故事,关注在这样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况,《南方周末》希望成为这些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记录者和评说者。 <br>
<br>
  我们要关注社会保障、关注基础教育、关注社会安全、关注市政建设……在这些政府也在着力解决的难题前面,我们应该有很大的空间。在对上述题材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将用现代新闻的报道方式,用我们独有的报道视角,反映出来。 <br>
<br>
  对读者群来说,它是给受过初等教育、而且关心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人看的。他们想真实、完整而且充满阅读快感地看到中国和世界在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那么我们就告诉他,最好的选择是看《南方周末》。党报或者都市报到处有,但你从那里看不到这些东西。 <br>
<br>
  一个已经形成共识的观点是,新闻版块将不再沿袭过去单纯靠揭露性报道打天下的老路,就是我们将以一种内涵更成熟、形式更现代的面孔出现。从气质上讲,他好像一个正直而愤怒的青年随着阅历的增长,在向成熟的中年人过度,他将更具理性、更从容,因此也更具吸引力。 <br>
<br>
  ●我们的新闻构成 <br>
<br>
  我们的新闻由哪几种类型构成?粗分,大概有4种。 <br>
<br>
  第一类:深入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符合《南方周末》理念的重大新闻事件。(注意:这里共有3个要素需要满足) <br>
<br>
  这种报道的基本要求是,采访更加踏实细致、语言更加生动翔实、角度独特犀利、更接近新闻事实的核心所在。有的可以及时用专家评点、链接、权威部门解释来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由于这类题材往往是数家媒体同时报道,我们的原则是:不求最快,但务求最好。 <br>
<br>
  这类新闻,是我们作为一份新闻周报必须关注、必须做大、必须做好的题材。如果《南方周末》失去对国内重大新闻事件参与、发言的优势,就会缩小影响。打个比方,某个重大事件发生时,舆论就像一个广场,很多媒体都在敲锣,招徕路人来听演讲。我们等于和数个讲客同台竞争,看谁的锣敲得响、说得有道理,让人信服。以后让人形成心理定势,一到这个时候,都期待着《南方周末》在敲什么锣、说什么话。 <br>
<br>
  第二类:开掘我们独特的报道对象,体现我们独特的报道视角。 <br>
<br>
  独家新闻,永远是新闻媒体梦寐以求的目标。我们要不惜代价,来挖掘我们独特的题材。面对繁复的社会事件,《南方周末》的报道将像“探照灯”一样,聚焦于我们认为有价值、有品位的新闻事件上。 <br>
<br>
  还是打那个比方,在舆论广场一片嘈杂,我们突然敲起锣来,开讲一个别人没听过的题材。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要让锣敲得更响一点--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新闻形式包装得更好,更要求我们把这个题材讲得有声有色--新闻事件的表述更加流畅、亲和。而且最好的效果是,让别的媒体跟着我们敲锣。 <br>
<br>
  第三类:就是对重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变革做成扫描式的、宏观和有高度感的“大部头”作品。题材绝对重大而新颖,深深切入国计民生的“关键点”。这种题材重大而有力度,能够提升本报的品位和深度。但不足是,它能满足关心社会进步的高知人士,但可能不符合普通读者的阅读要求。这类题材,频率和篇幅不能太多,但一旦采用,就要用足、用好。 <br>
<br>
  还打那个比喻,我们在舆论广场上用几个版面搭了个展览会,在这里摆放更有品位、更有教育意义的展品,有一些人进去了,看了后赞叹不已;但很多人不会进去,因为觉得台阶高看不懂,但仰着头看看,隐隐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别的媒体搞不来这个东东。 <br>
<br>
  第四类:我们独创的品味小品。 <br>
<br>
  我们直击人们的心灵深处,我们用我们自己独创的,有灵气的报道,来体现我们的价值取向,呼唤一些东西。比如,我们在舆论广场的一个僻静角落坐下来,远离喧嚣,气定神闲地拉一段很优美的二胡,拿一根羽毛悄悄撩动人的心灵,不一会,就会来一堆人来静静地听,还会有人落泪。 <br>
<br>
  这四类题材,都是我们报纸所必须的,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但有两点规则必须遵守:第一点是比例,一期报纸中,各类新闻题材要软硬适宜,像做一道好菜一样,荤素搭配,太碎,或者太沉闷,都是败笔;第二点是质量标准,力求每种报道都是最高质量的,符合标准了,才出炉,题材创新,不应该以妥协质量为代价。 <br>
<br>
  ●题材的界定 <br>
<br>
  《南方周末》选择新闻题材有双重标准:其一,符合“新闻”自身的标准,这是一个朴素得、必需的标准;其二,符合是周末自己的理念。 <br>
<br>
  社会新闻的题材将进一步扩展,大概举出几大类领域: <br>
<br>
  政府的决策行为对个人命运(或某一群体)的影响。有的题目敏感,但以法律为准绳监督政府行为是媒体应该负起的责任,里面衍生出无尽的题材,但最好还是要给出出路。 <br>
<br>
  社会道德和法治的冲突。这里有无数悲喜故事可细细道来。 <br>
<br>
  官场现形记和运行规律。不能放弃的吸引眼球的好题材。 <br>
<br>
  企业和政府关系以及投资环境。官场、人心、利益格局,各种怪事与乐事的集中。 <br>
<br>
  城市人群生存状况。与就业、保障、城建、心态相关的事件。 <br>
<br>
  农村人群生存状况。村民选举、农民负担、宗族以及观念引发的冲突或事件。 <br>
<br>
  环保。读者关注度最大的题目,以及因此引发的事件。 <br>
<br>
  政府改革。进一步做下去,从巧妙的小角度入手,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br>
<br>
  以上不能一一列举,但一个原则是:不流于浮浅或庸俗,必须在有相当背景和足够典型性的题材下,进行足够职业的操作。 <br>
<br>
  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1998年下半年所做的一次北京地区受众调查 <br>
<br>
  媒介的传播必须是“重要的”、“丰富的”、“知识含量大的”、“有见地的”和“实用的”。 <br>
<br>
  调查以报纸为例,列举了可能成为报纸“必读性”构成成分的十五个因素,请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考虑其自费购买或订阅一张报纸时所最看重的因素。 <br>
<br>
  调查结果表明,作为一张读者愿意自己掏钱去订、去买的报纸,它首先应该是“报道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的(占49%),其次应该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占46%),“知识含量大,有保存价值”的(占37%),“目光敏锐,见解独到”的(占35%)以及“贴近生活,实用性强”的(占34%)。这便是广大读者在自费购买或订阅一张报纸时最看重的五个基本因素。 <br>
<br>
  此外,作为读者对具有“必读性”报纸的次一级的要求还有:它应该是“独特的”(32%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常有令人感兴趣的独家新闻”)、“及时的”(31%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报道迅速,时效性强”)、“好看的”(29%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生动、有趣、可读性强”)、“有品味的”(29%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有较高的品味和档次”)以及“可信的”(26%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公正客观,可信度高”) <br>
<br>
  ●事实的力量 <br>
<br>
  《南方周末》是一张新闻纸,“新闻”的主要定义是“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她在本质上,要与“社科类论丛”或者“政经类期刊”区分开来。 <br>
<br>
  新闻就是新闻,新闻有自己本质的和朴素的规律。事实的力量最能震撼人。新闻从哪里来,不是从故纸堆中来,也不是从玄想中来,是从深入扎实的采访中来。包括新的事实和新的见解。坐而论道不是在做新闻。在事实和理论上选择,我们当然选择事实。 <br>
<br>
  普通读者不喜欢听“说教”,他们很实际地看这期报纸“有没有新闻”,或者是“有没有好看的新闻故事”。我们谈新闻报道的创新,不是对《南方周末》传统题材的摒弃,而是用更新的视角,用更好的文本,让我们的“新闻故事”意境更悠远、内涵更浑厚、形式更优化。 <br>
<br>
  当然,这是个辛苦的过程,我们必须承认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br>
<br>
  举个例子,对一次改革的成败,你可以找个专家点评,可以弄得条理清楚,也可谈出点精彩的东西来,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你找出这次改革的受益者和受损者和旁观者共10人,从不同角度,用鲜活的例子说明,当然是辛苦的。但两种方式,体现在文章中,读者就得出完全两样的感受。 <br>
<br>
  记得有一次,一个记者在采访后期,打来电话说,太累了,实在不想再追下去了,干脆找个专家来评点评点,“理论上补充一下”算了。当时我就说,这不是《南方周末》记者的口气。你必须到实地拿出第一手的材料来,这是你的本分。 <br>
<br>
  另一方面,我们要警惕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堆砌事实,却没有透彻的思想。《南方周末》的事实报道绝对不是茫然的。它是“冰山上露出水面的一部分”,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是在有思考背景的、有透彻想法的前提下,通过新闻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br>
<br>
  报道要蕴涵一种启示性的精神内核,故事肯定要好看的,但不是无聊的猎奇,而是传递一点让人思考的东西,让读者看了后觉得脑子里有东西被触动了。 <br>
<br>
  报道要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萌芽、变化保持充分的好奇心和敏感度,要选取适当的角度关注和阐释他们,看了后觉得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多种可能性。 <br>
<br>
  报道要对一个值得关注的状态进行惟妙惟肖的刻画,人们没有这样的经历,但现在这个东西就像摆在他面前一样,栩栩如生,叩动他的心弦。 <br>
<br>
  在多数报道中,我们将尽量“以小见大”,通过对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命运的刻画,反映重大的社会背景,而不是直接将社会现象和社会变革做成评论式的稿子。相比之下,典型事件更好看,更易于理解,更让人记住。在编辑手段上,可以及时用言论、专家评点或者链接“权威部门解释”来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br>
<br>
  ●好文章不等于必读 <br>
<br>
  在编辑或者记者中,有种冲动是把自己偏爱的领域的文章放在版面上,认为这是好文章,让别人读,要不然很可惜。这种想法当然值得嘉许,但还要回头想想,一篇好文章就是读者必读的内容吗? <br>
<br>
  这跟好文章的标准有关系,因为好的标准对不同的读者而言,就有不同的判断,这个判断随着个人受教育程度、知识面的差异、不同的爱好、不同时期的兴趣、环境变化等因素而转变。 <br>
<br>
  有人对媒体转播的内容,作了六个层次的划分: <br>
<br>
  第一层是与受众居住地关系密切的,符合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如:本地域新闻事件(对《南方周末》来说不适合) <br>
<br>
  第二层是与当地受众无关,但能引起国内受众共同关注的,如: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国内新闻事件;国家政策法规的解释性报道。 <br>
<br>
  第三层是突发性造成危害性极大的,并具有悬念性质的内容,如:“9.11”恐怖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 <br>
<br>
  第四层是与受众居住地无关,但却能激发受众情感共振或诉求的内容,如:人性化报道、趣味性新闻等; <br>
<br>
  第五种是与受众居住地无关,但与受众娱乐性需求有关的,如:体育、娱乐、文化新闻等; <br>
<br>
  第六层是专业内容或者有精英趋向的新闻,如对国家政经走向的分析,或对某个专业领域的剖析等。 <br>
<br>
  以上六个层次的内容,都有好文章,但未必都是所有读者必读的。其中有的可以成为小众“必读”,有的可以成为大众“必读”。而无论是大众的“必读”,还是小众的“必读”,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应该是:与读者有关的;读者感兴趣的。或者说,与多少读者有关,以及有多少读者感兴趣。 <br>
<br>
  这个必读性,要具体细分到我们的读者群上面,这里有个比例问题。我们是一个大众媒体,与读者的关系度和感兴趣度,就是我们判断题材的最重要的杠杆。我们要按比例来安排不同读者层面的内容,难易都将有,但有一个相对的标准要弄清楚:一个题材,如果我们读者里有50%不感兴趣,那就不能说是个成功的报道;而如果只有20%的读者感兴趣,即使这20%的读者对这个报道非常满意,我们也不能拿到版面上。因为你抛弃了另外的80%的读者。 <br>
<br>
  因此,我们选择和操作选题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读者能否接受,必须考虑到选题的包装和亲和力。 <br>
<br>
  ●让我们的报道鲜活起来 <br>
<br>
  在一段时间里,一种对《南方周末》的指责是“沉闷”。 <br>
<br>
  具体分析,第一方面是题材问题,远离人们生活的“宏大叙事”多了,理智分析利益博弈的文章多了,平民视角的东西少了。 <br>
<br>
  第二方面是时效问题,周报的深度报道需要时间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总体上,新闻核心部位的发生时间过于靠后,讲的是几个星期前,甚至是几个月前,几年前的东西。 <br>
<br>
  第三方面是文本问题,有人反映我们的文本不如以前好看了,形式也陈旧,总是一大块文章,读起来累。 <br>
<br>
  这些批评,我们要接受,要改进,要让我们的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br>
<br>
  首先,我们在题材的选择上,要控制比例,形成新闻事件为主,新闻述评为辅,同时加强新闻时评的速度和力度。 <br>
<br>
  第二,要求我们的新闻编辑的目光更敏锐、触角伸得更长,迅速判断新闻价值、迅速派遣记者,并且有力督促记者及时出发、及时进入新闻现场、及时成稿件。编辑不能把选题扔给记者后就不管了。 <br>
<br>
  最后,着重讲文本的问题。如何让我们有价值的新闻变得好看。这是个需要用大量篇幅来探讨的问题,这里只是提出几点,每一点,将有一些文本来详细说明。 <br>
<br>
  1)细节的表现力 <br>
<br>
  2)文气贯通和文章结构的优化 <br>
<br>
  3)场面渲染 <br>
<br>
  4)短句的运用 <br>
<br>
  5)书信、录音、帐本、日记等记录性文件的运用 <br>
<br>
  6)示意图和漫画的运用 <br>
<br>
  7)长篇对话的运用 <br>
<br>
  8)创新式文本的挖掘 <br>
<br>
  ●重视发行 <br>
<br>
  我们反对“别太在乎发行量,《财经》发行那么少又怕什么?”的说法。 <br>
<br>
  《南方周末》的发行量不用跌到那么少的时候,她就已经完了。她的巨大覆盖面,就是她生命延续的重要因素,就是其他任何周刊或周报不能企及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四川宜宾桥塌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有那么多陌生的读者热情地给我们提供线索、照片(李月群共接到当地20多个电话),最后我们就是靠他们抢出了那篇文章。别的媒体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吗?当我们的发行量掉下来,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下降了,你能拿到《财经》那样的影响力吗?《南方周末》和《财经》、《三联生活周刊》根本就不是一种发展路子,盲目模范,隐患很大。 <br>
<br>
  默多克在20世纪70年代,对美国媒体的一种批评是:“报纸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媒体变得沉闷和自鸣得意”。大多数报纸为了吸引大广告赞助商,急于赢得高消费阶层读者的参与而鼓吹“精英新闻”,抛弃了原来的“蓝领工人”。默多克警告他们:“一家报纸如果不能使整个社会对它发生兴趣,它最终将成为精英基层的内部出版物。” <br>
<br>
  《南方周末》想成为精英阶层的内部出版物吗?显然不。 <br>
<br>
  ●发展和风险 <br>
<br>
  必须承认的是,近一段时间来,我们处于一个空前逼仄的空间里。压力来自“上面”和同行。 <br>
<br>
  一方面,我们的报道受到各种压力。 <br>
<br>
  另一方面,我们的同行(指的是有较大传播能力的媒体)进步很快,他们的新闻操作方法和文本都有提高,和我们的差距在缩小中。况且,他们不像我们这样“树大招风”,操作空间反而比我们大。 <br>
<br>
  这是事实,我们必须正视,埋怨和牢骚是没用的,我们注定是要戴着锁镣跳舞,《南方周末》在近几年来,始终是在各种压力下一步步走出来的,我们的新闻理念本来就是在一个畸形的环境下艰难前行的,需要的是从石头下顽强生长的韧劲。只不过这次更严酷些,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智慧来对付而已。 <br>
<br>
  分析一下《南方周末》最近出现的问题就会发现,我们的一个弱点,就是对现行政策不熟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我们要做两点:一是通过学习增加对政策的敏感度,庖丁解牛是因为熟悉牛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就是多交政界的朋友,在约稿中发现,其实很多政界官员是对《南方周末》是很有好感的。要积极联系,了解信息。 <br>
<br>
  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平台上。我们已经无可路退,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这里仍然是一个英雄心向往之的地方。 <br>
<br>
  发展,是一个硬道理,我们只有不断前进、不断领跑,才能摆脱目前困境的羁绊。我们不能沉陷于我们不能做什么了,而是要开拓我们的视野,看我们能做什么,而且如何做得最好。<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4-20 18:14 , Processed in 0.087943 second(s), 8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