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旧帖]构建现代报纸图片新闻运作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0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小记者[/COLOR][/B] 发表日期: [B]2003-05-12 16:09:52[/B] [HR]


构建现代报纸图片新闻运作体系


-------------------------------------------------------------


  
编者按:“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理念已被绝大多数报纸的编采人员所接受,但要将这一理念转化为新闻生产力,在版面上体现出来,还需要报纸运作机制的改革和深化。华商报总编辑的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深化改革、构建报纸图片新闻运作体系的思路和做法,值得报界的老总们一读。
 全国首届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理念,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各报在新闻摄影队伍建设、运用图片新闻的量与质上,均有很大的长进,使人感到“读图时代”到来了,这是值得庆贺的。
  在这十几年中,我从省级机关报的年轻摄影记者、摄影部主任,到担任华商报社总编辑,深感推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困难多多。
  命题的由来
  十多年来,我作为一个酷爱新闻摄影的青年,从凭着一腔热血为推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鼓与呼,向总编辑们“争地盘、讨版面”,希望他们重视新闻摄影,直到后来自己做了总编辑,才发现“重文轻图”的观念,有其根深蒂固的历史根源。经过冷静思索,总算理出了点头绪,悟出了“重文轻图”不肯轻易进入“历史博物馆”的原因。
  我是个军人出身的新闻工作者,这里借用军事语言形容中国文字新闻、图片新闻这两“翼”:文字新闻如同实力雄厚、立体作战的集团军;而图片新闻活似一个单枪匹马、冲锋陷阵的侦察兵。文字新闻报道,编辑、记者队伍的综合素质较高(这有其历史原因),从新闻的采访与编辑,稿件的分类与版面的分配,到编辑部的建制、编制、体制、机制,早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这个体系结构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所调整,但万变不离其“为文字报道服务”的宗旨。而图片新闻报道,由于长期当配角,摄影记者队伍综合素质偏低(同样有历史原因),且没有见报的决定权,从建制、编制到体制、机制,均被纳入文字报道的轨道,没有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这就是图片新闻之“翼”因历史局限而“先天不足”的弱点。
  由于图片新闻与文字新闻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很容易被看作理论研究而束之高阁。要把理论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必须从建立和健全运作体系入手。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认为:“图文并重”是个系统工程,推行这个理念与办报格局,总编辑是关键人物,只有扎扎实实地构建报纸编辑部的图片新闻运作体系,确立并支撑它和文字新闻的伙伴地位,“两翼齐飞”才有真正实施的基础。
  体系的构成元素
  现代报纸编辑部图片新闻运作体系是个什么形象?它的内涵是什么?应由哪些元素构成?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中逐渐从建制、编制、体制和机制入手,初步摸索出适合华商报的一套做法。
  体系像大厦,它是立体的、分层次的;体系又像链条,它一环扣一环。我们理念中的图片新闻运作体系,由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摄影部主任(图片中心主任)、图片总监和图片网络构成。从建制到编制,从管理体制到竞争机制,体现特殊部门总体管理的“因事设人”原则与各职能环节上权力和利益的互相促进与制约。
  1.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比例达到5∶1。
  摄影记者是图片新闻运作体系的支柱或曰主体。上个世纪的前50年,中国除了几个大都市的几家大报外,一般都没有专职摄影记者。后50年,新中国的报纸开始重视新闻摄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摄影记者队伍不断壮大。即便如此,当经济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图像时代”的时候,根据90年代初的抽样调查,当时我国绝大多数中央级大报和省级机关报文字编采人员与摄影编采人员的比例仅为20∶1到30∶1。
  如此悬殊的比例,与“读图时代”极不相称。摄影采访是复杂的脑力劳动,绝非有人想象的“咔嚓”一下完事,要求摄影记者每天拍出许多有新闻价值的照片,是极不现实的。华商报根据不断扩版的现实,不断扩大摄影记者的数量并注意提高他们的素质。从2000年起,我们每天出16—40个版,摄影记者也扩编至16名。没有一定的数量,便没有一定的质量。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达到5∶1的比例,不但保障了几十个版面每天都有照片,不遗漏本省重大新闻,也保障了头版每天有一幅不小于四栏的大图片,还保障了“能用照片报道的新闻,尽量少用文字”,以突出华商报“短新闻、大照片、醒目标题”的风格。
  2.发挥图片编辑“烹饪大师”的作用。
  图片编辑是图片新闻运作体系的“烹饪大师”。
  在电视新闻的冲击下,西方传媒早在20世纪70华商报图片新闻版。
  年代中期就已“图文并重”了,它们的报社、通讯社、图片社均配有专职图片编辑。美国的一家大报还规定,10年以上的资深记者,才能担任图片编辑。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除了新华社和画报社设专职图片编辑外,各级、各类报纸基本上没有专职图片编辑。直到现在,有些“重文轻图”者仍然质疑:照片有什么好编的?不就是修改说明词吗?
  1998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闻摄影学概论》,专门为图片编辑写了一章,归纳其职能为:一是组织摄影报道,二是策划摄影报道,三是编辑照片稿,四是集纳(综合)摄影专题,五是发掘与运用资料照片和文字资料,六是对口发稿。
  《概论》的启迪和事业的发展,促使我们从2001年起设了图片编辑岗位,并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人才。
  2001年4月,记者浩淼拍了一组台湾老兵骨灰还乡的照片。说的是台湾老兵柯长城先生的子女依照先父的遗愿,将其骨灰护送回故土陕西咸阳的故事。图片编辑在处理这组稿件时,没有停留在仅仅剪裁画面、修饰文字说明的层面上,而是将于右任先生生前的绝笔诗《望大陆》作为报道的醒目肩题,为这组图片新闻增添了光彩。这个例子说明,有没有图片编辑处理图片新闻是不一样的,将图片新闻做一般处理,还是深挖主题、策划大制作,也是不一样的。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为了把报纸做深、做细、做精,图片编辑“烹饪大师”的角色绝非可有可无。
  3.摄影部主任是沟通上下左右的纽带和桥梁。
  如果说报社是个“特殊企业”,摄影部主任则是生产图片新闻的“部门经理”。他率领图片编辑、摄影记者和其他相关员工奋力拼搏,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有权签发图片新闻稿件,但因任务繁杂,不可能替代图片编辑;他也不可能替代图片总监每天上夜班参与安排图片新闻见报。
  4.增设图片总监岗位。
  图片总监是图片新闻运作体系中的“鉴赏权威”。长期以来,我国报纸摄影记者与夜班编辑之间,存在供求质量认识上的矛盾。我们的夜班编辑,包括值班总编辑,绝大多数是从事文字记者或文字编辑工作的,由于他们没有系统地研究过新闻摄影,对形象新闻的基本规律缺乏了解,挑选照片往往“跟着感觉走”。那种“既然做了总编辑,就能识别照片好坏”的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在夜班专门设立了图片总监岗位。
  图片总监是影响、决定新闻摄影产品命运的一道关口。总编辑授权他在夜班处理一切照片,拥有决策权。权大责任也大。当然,任何权力都不是绝对的,图片总监须服从值班总编辑的最后决定;值班总编辑视其为使用图片方面的参谋、顾问,彼此尊重,多沟通,多商量,尽可能取得共识。
  担任图片总监的人,不一定出身于摄影记者,但必须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规律,能慧眼识珠发现好照片,能紧急处理某些棘手的问题,将拍得好的或不太理想但必须见报的新闻照片,均能在版面上做恰到好处的展示或安排。
  5.建立图片网络。
  构建现代报纸图片新闻运作体系,除了建制、编制、体制和机制外,还需要一个信息资源管理的网络。
  建立竞争机制
  为了激励图片新闻运作体系生龙活虎般地运转,我们配套建立了相应的竞争机制。
  获奖奖励制。编委会规定,本报记者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奖励8万元,二等奖奖励5万元,三等奖奖励2万元;获省级新闻奖也有相应奖金。3年来我们的摄影记者总共拿了中国新闻奖、陕西新闻奖24个,占全报社获奖作品总数的37%。
  首席记者制。首席记者由评委会投票推荐,任期一年。2001年,我们设了5名首席记者,其中两名摄影记者以高票入选。
  社内“图片市场”制。对摄影记者的劳动成果以“按质论价”的交换原则进行考核,并实行末位淘汰,这一竞争机制大大调动了摄影记者的积极性。突出表现在,哪里有新闻现场,哪里就有我们的摄影记者。为了创优,记者千方百计将一些“软性新闻”做深做细,变换角度,寻找新的切入点。青年摄影记者谢海涛应聘来我社才3年,就由一名生手一跃成为首席记者。
  构建现代报纸图片新闻运作体系,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只是向同行介绍一些设想和尝试,意在抛砖引玉,推进报纸“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进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4-19 21:47 , Processed in 0.082102 second(s), 8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