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国内新闻周刊的优秀典型及其风格[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2 02: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新锐的《新周刊》
由广东新闻出版局和三九集团主办的《新周刊》,创刊至今一直倍受瞩目,被视为"现代杂志的超级榜样":从投资的角度,可以视为"儒商"情结企业在期刊界投资的成功案例,三九进入新周刊的经营层面,为新周刊铺就了一支全国范围内庞大的发行网络,一时间无人能及;从时尚的角度,新周刊的"飘一代"发现并升华了迷失的时尚一代、他们戏说时尚的态度、首席摄影张海儿与他的模特儿香艳光影至臻融合,尽显时尚超凡;从新闻的角度,新周刊的"新周专题"把国外杂志流行的Topic(主题)概念玩弄在手中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如97年11月中国足球队再次止步于世界杯,新周刊出版号外"中国不踢球",口号一出,石破天惊,又如《第四城》(2000年9月)把成都列为新一轮城市赛跑中继京沪穗后的"第四城",概念一出,把中国大小城市搞得天翻地覆。
"新锐"是《新周刊》的风格,"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quot;坦然摆在《新周刊》的封面刊头上面。他们的眼界延伸到电视业,它说,春节联欢晚会是"十六年之痒"(1999年1月),后来还要"砸烂电视",更要封个"中国电视节目榜";1999上海财富论坛热得烫手,新周刊说要"冷眼看财富"(1999年10月);要走进新世纪了,新周刊说慢着,这里有"不得带入21世纪的111种行为"(2000年1月),让你可笑不得。
新周刊强在专题策划,常让人诟病的也恰恰是它的专题。有人指出,他们完全是为了办下去而在不断地设局。但不管你怎么讨厌他们的局,这本杂志每期仍旧以长达30页的"新周专题"来轰炸你的眼球,你不得不陷进这个局中去。《新周刊》十个最成功的专题策划

《城市魅力排行榜》 ( 1998年。用奢华、女性化、温情等词册封中国城市,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仍然有时髦的导游用新周刊的定义来给游客介绍旅游城市。很多城市读者由此开始习惯性地阅读新周刊。)
《飘一代》 ( 2000年。"飘一代"超越了作为一个专题的意义。新周刊主编封新城说,"'飘一代'还是现在进行时。"可以说,"飘一代"概念是新周刊目前为止打造得最成功的时尚产品。)
《第四城》 ( 2000年。这期《新周刊》在成都引起轰动。一次出色的城市报道,把深圳、杭州、南京、大连等城市的市长和有识之士玩弄于股掌中,谁是第四城?就新周刊说了算?他们就敢这样说了算。)
?b>《中国不踢球》 ( 1998年。黑色的封面,沉重的话题。新周刊把足球上升到国家重大时事的高度,读来痛心疾首,感慨万千,也是新周刊迄今为止最激的一次言论。后来更出了续编《中国足球不胜史》。)
《1998大盘点》 ( 1998年。新周刊从1997年开始每年年终都要来一次年度大盘点。97年那次还嫌不够老成,98年火力恰恰好,让人觉得如果每年都读一次这种大盘点多好,可惜99年以后的又太老了。)
《十六年之痒》 ( 1999年。之前还没有谁对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做如此详尽的研究报道,恰逢春节期间,一时大江南北的报纸纷纷转载。)
《我爱你!》 ( 1998年。较早期的新周刊,大策划比现在夸张得多,整本都是说这个话题。这个"情人节"的主题就几乎动用了整本杂志。很多中国人从此开始2月14日情人节的浪漫。后来,新周刊说"爱情之死"反倒让人觉得它太自我,在拒绝新读者。)
《中国电视节目榜》 ( 1999年。新周刊关注电视业的Topic不少,最早的《弱智的中国电视》到《砸烂电视》到这个榜,已经把电视人玩得死来活去。这期已是发展到了极致。2000年的节目榜评比,花了不少力气,倒给其他传媒抢了不少风头。)
《我为网狂》 ( 2000年。描绘网络业的Topic,在网络大潮中引发,可惜在议题时机上把握还是慢了点,2000年5月,网络的狂热情绪已经被暴跌的纳斯达克泼了冷水。)
《新30而立》 ( 2000年。踏入千禧年的第一期,有点让人失望。30岁的人却会狂喜。描绘脸谱的操作方式让后来者跟风。整个专题还是很耐读的,到了你30岁的时候还可以再拿出来看。)

(2) 知识分子的《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邹韬奋的《生活》周刊。这本由三联书店主办的新闻综合类杂志带上了浓厚中国知识分子的阅读色彩。作为文化人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极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对文化人精神的树立和表现,对知识分子阅读所需的文化教化的承载;作为文化京城期刊的杰出代表,《三联生活周刊》正在朝中国最权威的新闻杂志进发,最大的举措就是他们在2001年改每周刊,一直是业内人忌谈的疑问--担心变成周刊内容会不会"水"了?真正意义上的周刊,正在变成《三联生活周刊》实现飞跃的必经之路。
《三联生活周刊》习惯性地站在知识分子的位置展现他们的睿智和率性。这种亲和力甚得知识分子们的心。著名作家苏童把《三联生活周刊》视为枕边书,他评价说"我敬佩这本刊物的办刊风格,既知识分子化而又不排斥世俗众生,既有超前意识而又不鄙视人们的智商。它有一种可贵的温文而雅的说话态度。"③这种说话态度在当前用以突破官腔的左右是必要的,但有人认为三联生活的文章显得神经过敏,对一切问题都刻意寻求独立和游离的立场态度,太刻意的规避和追求可能将会使它做不成《时代》式的大杂志。
三联生活以国外著名大杂志《时代》和《新闻周刊(NEWSWEEK)》为标杆一直让业内人猜疑。其主编助理苗炜在其论坛上贴了一篇帖子回应了这些猜疑,"要做中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口号,高标准呀,可你相信吗?一本中国的杂志会在全世界有影响?所以,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更好就够了。"这是战略上的问题,也许做不做《时代》不是主要的,能不能办成一本在新闻业界具备权威地位的新闻周刊,能不能办成一份如他们主编朱伟所?quot;能对一个时代中人的生活观念与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的刊物,这才是重要的。

巫昂《不看三联生活周刊的五大理由》:
1:看三联生活周刊可能会给您太多的知识和信息,而日常生活里面,人是不需要多少知识的,有些常识就行了。
2:看三联生活周刊可能让您把所有的新闻事件想得太深入,但其实大家并不需要那么去思考那么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随便接受些现状、随便看看就行了。
3:看三联生活周刊可能会让您认为自己生活在很现代化的中国,对真正的中国很失望。
4:看三联生活周刊可能会让你认为除了北京没有什么值得生活的城市,因为我们的高斑竹正在有系统地围剿各个外省城市。下一个是谁,每个市长都很关心。
5:看三联生活周刊可能会让你替一些记者捏把汗,不知道他们都怎么搞出来那么多说法,以及这些说法是否会给他们带来一些麻烦。
等等等等
[ 这篇短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论坛,帖子作者巫昂是三联生活的记者。里面的人看自己也许可以更加直截了当,但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自我欣赏的小知识分子的姿态。除却网上帖子的不正式成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点三联人对自己的思考状态。]

(3) 海派的《新民周刊》
比较《新周刊》的锐气和《三联生活周刊》的高姿态,上海的《新民周刊》有种温和的海派气息。《新民周刊》沉着,背靠国内数一数二的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更背靠中国最大、最国际化又最有魅力的大上海,人力资源和读者市场都是他们实力的保证。余杰说,"上海人靠'智慧'生活。激烈的竞争和生存的艰难使这种'智慧'越来越扭曲。"笔者不苟同余杰对上海人的判断,却想把他的理论引申到上海的传媒身上,上海传媒也有着他们的"智慧"。
充满智慧的《新民晚报》摆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只能算一份小报,却一直是中国除了《人民日报》的发行大户--事无巨细、四平八稳、海纳百川的传媒操作模式也全盘移植到《新民周刊》上。阅读《新民周刊》,你永远也找不到反映编者态度或富有异类创见观点的文章,但你永远也不会错过近期每一件重要的新闻。除了当周新闻报道,文化、科技、经济、调查、任务、楼市甚至股市都可以在新民周刊找到。2001年分A、B版后,B版专门报道城市和新人类娱乐,内容更加庞杂而富有智慧--你可能不会特别地热爱这本杂志,但是你会讨厌拥有这么多资讯而且不偏不颇的杂志吗?
《新民周刊》可能会损失一些追求个性和异类的读者,但是它精明地圈住了更为重要的主流群体。这个温和而智慧的操作方式值得尚在读者市场摸索阶段的新生代新闻周刊的主编们深思,或许,它只属于上海?

《新民周刊》的上海:
新民周刊中的"上海"并不能满足热爱这个城市的"怀旧迷"或"上海滩迷"。个人认为如果真的要迷恋上海的话读新民周刊还不如买一本陈丹燕的散文。但如果你想知道上海人正在关心什么,倒还是可以买《新民周刊》的(如果买不到《新民晚报》的话)--而且,它的图片还真的不错,把上海城拍得很动人,毕竟是雍和担当摄影总监。
拿2001年第一期来说,封面是举行亮灯仪式迎接新世纪到来的全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颇为震撼。"一周看点"是来上海玩走钢丝的阿迪力,还有新开通的明珠线,都是一P(Page)内解决问题,想看深透点?去上海吧!"人物"也是说上海人的,范志毅,上海人最自豪的球员在伦敦的生活情况,向江东父老报告;其它"大众话题"当然是上海的生活话题,"楼市"、"股市"、"文化"等等都是说本地的;最值得一看的是,这期"第三只眼"报道了上海建于19世纪50年代的几栋老房子的现状,4P就用了20张图片,非常传神,这就是老上海的现状。

(4) 小资的《城市画报》
和前三本杂志不同,《城市画报》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周刊。如果严格要加一个类型定义,它是一本"后新闻周?quot;杂志--在这个变幻的时代,什么固定、一成不变的模式都是要注定淘汰的,有新生代新闻周刊时代自然会有"后新闻周刊时代"来覆盖它。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这本《城市画报》,可以说是个异数,没人想到,面对同城强大的《新周刊》竟然可以表现得如此出色,在时尚方面不但不弱于新周刊,而且还有了更胜一筹的可能:新周刊说飘一代,城市画报说小资。飘一代是造出来的词,小资是国人普遍的生活理想。
小资、直觉、模特是《城市画报》的三种武器。《城市画报》的灵魂人物执行副主编沈颢说,"我更要的强调的是直觉。我一直跟他们(城市画报编辑记者)说,你们要把逻辑思维先关闭掉,要把你们的感觉思维释放出来,我不想他们用逻辑思维去做。但这两样东西是并行不悖的,对市场的分析更强调理性的层面,而在操作这份杂志的内容上和它的文字图片时时强调直觉?quot;模特,这一招,不是《城市画报》开发的,《新周刊》的"新周丽人"早就有这种概念了。但沈颢们玩得更专注更用心,他们把模特儿称作"宠儿",这些宠儿就是《城市画报》的门面。
后新闻周刊时代也许还远远没有到来,但城市画报正在开拓这条充满诱惑力的路。沈颢说要"在新闻纸里传达一种商业精神",后新闻周刊时代仍然还是新闻的,但目标是商业的追求。既然这样做新闻,这本杂志还是能卖,读者和品牌的口碑还是很好,为何不能这样做呢?

《城市画报》的后新闻周刊3个尝试个案:

后新闻周刊,把主观感觉思维融入新闻策划,这对追求客观报道的新闻传统理念来说,无疑是个"后新闻"的革命。且看《城市画报》的操作个案:
⑴、《2001天空之城蓝广州》(2001年1月)--另一角度的城市报道,几乎纯图片的报道,从高空俯览广州城,同一地点5年新旧的对比,中间夹集着对广州城的热爱,这是新闻报道吗?换一种报道的方式,尝试一下又如何?
⑵、《不安的城市不安的人群》(2000年10月)--报道城市治安问题。这是个老话题,城市画报把它做得切身处地,组稿的《为什么要在大街上奔跑?》、《不敢奢望的安全感》、《偷窥惊魂》等文章都不是记者采写,而是一个个不安的城市人的感觉自述。报道社会问题,就从社会中的人和他内心感觉入手,尝试一下又如何?
⑶、《世纪末广州倾城之恋》(2000年12月)--报道广州城的生活状态。用了一组表达爱意的词:初恋、留恋、贪恋、迷恋、苦恋等,再以时间为链,把广州城的美食、交通、购物、淘碟、电视等等生活状态串联起来,构成一组美妙的"倾城之恋"。把这种直觉思维渗入到整个策划报道中去,尝试一下又如何?
发表于 2006-12-12 22: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周刊--不错。喜欢看的杂志。
发表于 2006-12-30 1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不看三联生活周刊的理由
我一直在看这杂志
感觉楼主说的也有其道理
收了
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4-18 20:58 , Processed in 0.080534 second(s), 9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