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图示在纸质媒体中的功能与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4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谢鼎新 &nbsp; &nbsp;出处:《新闻战线》2004年09 <br>
<br>&nbsp; &nbsp; “图与形”具有超语言文字的叙述功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无论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还是从个人成长历程考察,“图与形”始终在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进步,“图与形”这种认知方式的形象、直观、便捷等特性,摆脱了文字符号的抽象性所带来的理解上的艰涩。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在运用“图与形”传递信息方面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图画”、“图片”、“图示”,每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状况、物质生活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传播观念等相联系,三者之间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体现出递进整合式的变化,对其充分、合理的运用能使纸质媒体的版面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为赏心悦目。 <br>
<br>
(一) <br>
<br>&nbsp; &nbsp; 早期中外报刊有个共同的现象,即为了丰富表现手段,吸引读者注意,常请一些画家来配插图,如19世纪末叶,美国就在报刊中广泛使用这类图画的方式,美国现代报业先驱者、著名报业家普利策所提倡的“新新闻学”就包含运用大字标题、插图等渲染手法编排的内容,其系列漫画“黄孩子”(YellowKids)风靡全美,引来竞相仿效。当时美国另一位报业巨头赫斯特干脆采用挖墙角的战术,出高价直接将普利策麾下创作“黄孩子”的漫画家奥特格尔挖到自己的报社来,此后,普利策又重新聘请著名画家乔治·卢克斯继续创作“黄孩子”漫画,历史上两人还为“黄孩子”产权专利打了一场官司。 <br>
<br>&nbsp; &nbsp;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普遍运用,其还原与凝固现实的功能,与传统的强调真实记录的客观主义新闻报道观念有内在的一致性,20世纪以来,摄影图片被引入报刊并构成版面的基本内容。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电视出现与流行,社会进入了“影像时代”,纸质媒体为了适应这种影像消费的时代特点,在图片使用的数量、质量、大小、色彩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以实现“视觉冲击”效果。 <br>
<br>&nbsp; &nbsp; 上个世纪最后20年,整个世界开始进入了信息社会,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要求骤然增长,同时技术上也愈加可行,此外,新闻传播观念在分析、解释、预测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主张。图示开始与纸质媒体有了亲密的接触直至融为一体,这里图示的含义与图画、图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对事物的一种简单的形象化复制、还原,而是指人们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工制作出来的各种图形、图表方面的智力成果。如《南方周末》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几乎每期都有图示的运用,在报道以军围困阿拉法特官邸、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青藏铁路建设、农村税费改革收入对比等等都借助电脑三维技术制出图示来,配合文字报道,那种整体、直观、简捷、明晰的效果自然比没有图示报道的报纸高出一筹。 <br>
<br>
(二) <br>
<br>&nbsp; &nbsp; 图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是指人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以抽象性为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形象思维借助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和感情。而图示的运用应当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视觉思维。 <br>
<br>&nbsp; &nbsp;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在观看一定的“图与形”时,视觉总是在思维机制的支配下主动探察它、理解它、把握它。大量的视觉信息通过视觉器官进入大脑,进而引发各种心理反应,并在不断对所看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加工,进行着新的认知活动。例如前面提到的关于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现场的三维效果图(图一),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着火点的位置、每个房间包括卫生间的布局、大小、朝向,及死亡人数和被营救者的逃生路线等等,它把形象的东西与逻辑的内涵融为一体,无疑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紧急避险原理课,而单一的语言文字报道或是电视画面报道,都很难产生图示的这种整体性的效果。 <br>
<br>&nbsp; &nbsp; 其次是对复杂事物的简洁化处理。伴随发达的科学技术、错综的组织关系、多元的信息联系,现代社会愈发呈现出一种复杂性的特征来。图示可以综合地、直观地展示和把握事物的内在含义与规律,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事物,如分层关系、网状关系、因果关系等。很显然它具有超语言文字的叙述功能,而语言文字即使可以表达清楚,接受者则需要有更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符号的能力与之相适应,但这对人们希望通过轻松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的本能欲望无疑构成了一种压力或压迫。比较而言图示概念清晰,表达直观,方法简明,涵盖面广(可以包含有关分析、对比、变化、趋势等信息),能充分体现出简捷与效率来。 <br>
<br>&nbsp; &nbsp; 例如2002年9月1日我国实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有家报纸采用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图示的形式对该条例的核心内容进行报道。当医患双方发生争议时,可以选择三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一是自行协商;二是民事诉讼;三是行政解决。图中显示每种方式所经历的各个环节共十六个步骤,及环节与环节之间的顺序和关系,复杂的程序被图示处理得一目了然,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晰、准确地把握到了基本内容。这类报道,若仅有文字说明,未必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今年7月1日的《南方周末》B12版《最惊世骇俗的手术:换脸》一文中提到,读者对换脸术最关注的是当手术完成后,呈现出来的面孔是供者的还是受者的,除了用300多字的文字来说明外,还特意配发了一幅用三维软件制作的示意图(图二),从图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供者面部皮肤和皮下脂肪被剥离移植到受者面部后,新面孔除了嘴等部位的特征像供者以外,总体上还保留着受者的原有特征,图示很好地否定了“因‘新的’脸像死者而引发的伦理方面的问题”的猜测。 <br>
<br>
(三) <br>
<br>&nbsp; &nbsp; 随着图示在纸质媒体的运用,其传播价值也日益显现:第一,它是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与增长点的体现。对文字符号的把握要有一个抽象的、间接的解读过程,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媒介竞争激烈,版面上全用文字符号的方法已经不再适应读者日益变化的阅读习惯,有些人所称的“读图时代”,这个命名表明了当今读者阅读趣味的变化,图示的使用是在主动适应和引导这种变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讲又化解了影像视频的广泛普及对人们理性思维的负面影响。作为图示载体的纸质媒体,它既不像广播电视那样稍纵即逝,也不像电脑网络那样虚拟,因而这些图示具有比其它形态媒介更易于研究与保存的价值,应该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借助图示阐明事理的报道能产生一定的深度和影响,纸质媒体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形成媒体发展新的增长点,逐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广播电视所不擅长的领域实现影响力的最大化。 <br>
<br>&nbsp; &nbsp; 第二,它反映出纸质媒体文本形式发展演变的新特点。从报刊史的角度看,每个时期的文本形式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精神风貌、传播观念等互为关联,一些要素的改变必然带来文本形式的新变化。当今时代随着电视、电脑、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传统的报刊报道形式要想在这一背景下生存发展,必须适应变化,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电脑在制图的效率、手段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使图示更多地介入了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研究等各领域。现代传播观念强调以人为本,体现服务意识,要求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有序、简洁。这些都自觉不自觉地引发了因图示的运用带来的文本形式演变和相应的报纸传播方式、功能的变化,而这种与时俱进的变化与纸质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又相互印证,彰显出报刊强大的生命力。 <br>
<br>&nbsp; &nbsp; 图示之于纸质媒体是一种工具,也是图片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一种标准。这里我们还可以从反向维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一家晚报曾报道当地将从经济开发区到火车站建一条城市轻轨,全篇用文字叙述了整个运行路线,城市中哪条路的哪一段设某个站,共有14个站,报道细致而又烦琐,到头来读者还是不知所云,还得费时劳神地理解它,大大降低了传播的效率,如用图示来配合,效果将迥然不同,孰优孰劣,自不待言。这里图示的运用不单单是办报的细节问题,它反映出办报的观念、人才、技术等要素的状况,我们进而能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图示是纸质媒体在媒介竞争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运用的数量与质量如何可以作为衡量现代报业水准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系。(作者:谢鼎新/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研究生)<br>&nbsp;<br>&nbsp;<br>
发表于 2005-3-26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的确是这样的,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致使人类的生活变的更复杂,需要的就是简单明了的方式去理解问题,图示从某些方面的确可以简化我们的思维过程,这就是需要制作者替阅读者分析过的,从抽象思维到达形象思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3-29 15:08 , Processed in 0.105273 second(s), 9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