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闻视觉传播时代的“东早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7 03: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ehome 于 2012-5-7 03:42 编辑

发布者:常河 |  发布时间:2006-03

 
2003年7月7日在上海创刊的《东方早报》是由上海文新报业集团主办的,她以财经类综合日报的定位,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地区发行。《东方早报》报型为对开瘦报,日均48个版。

    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下,《东方早报》的采编分为时事新闻、财经新闻、文体新闻和视觉四个中心,其中视觉中心又分为图片采集部、图片编辑部、视觉设计部、后期制作部四个部门,是国内首家以视觉中心主导报纸的图片新闻采集、编辑、设计、制作,以及将报纸的新闻视觉化为理念运作的媒体。
 
   
(《东方早报》视觉中心机构设置)
 


  


作为中国第一支平面媒体视觉团队,《东方早报》视觉团队在运作中提出了新闻视觉传播时代的概念,开创性的、探索性的完成了媒体文本系统和视觉系统的并行,实现了视觉系统的整合传播与新闻的视觉化,而新闻视觉化与版面标准化、媒体个性化、评价市场化构成了我们所提出的视觉传播时代的报纸特征。在新闻资源的分配、构成与视觉语法体系的重建中,《东方早报》视觉中心进行了自觉、知性的归纳与概括,初步形成了新闻视觉传播时代“东早模式”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型。


一、“东早模式”的产生形成
问题的提出缘起于中国报纸的激烈竞争,新闻内容高度同质化,新闻的文体和类型基
本成熟,新闻文本评价体系渐趋完备。而媒体文本系统的广泛化、标准化、技术化却对应了
媒体视觉系统开发现状的不对称性,国内几乎
所有的报纸在图片和视觉语言的使用上没有统一与公认的定义与规则。与此同时,
对于读者来说,报纸的传统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在现代资讯环境下已形成解读障碍与资讯损伤,他们更倾向于报纸符码的形象化与简单化,要求大信息量的同时要求低阅读量,报纸的视觉形态已是报纸商品质量与阅读价值的第一要素。
 
视觉传播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直接、快速传播,并且具有审美功能媒体传播要求。使平面纸介媒体在信息传播价值之上,具有有效的视觉观赏性和全面的文献权威性。
 
    视觉传播就应遵循规则:
1、文本、图片、插图、制表、漫画等内容产品是平等的信息传播元素,使用的原则是:宜文则文,宜图则图,恰当选择,优化组合。
2、视觉设计是整合内容产品、表达传媒观点、体现媒体个性的重要手段,报纸视觉设计的原则是:目的决定手段,形式服从功能。
3、后期制作是实现平面纸介媒体视觉传播功能的技术保障,后期制作的原则是:在符合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可以对视觉产品的总体表现质量进行印前进一步修正延展,更加优化纸介媒体的视觉表达能力。
 
 

报刊使用图片的三个要素:
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
2、怎么说:是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
3、说成什么:是媒体的观点传播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媒体的观点需求。
 
二、“东早模式”的运行
    1、部门职能
 
 
 
 
图片采集部:东方早报的摄影记者负责对本地新闻的图片采集。部门共有14人,传统
的摄影记者部门,但更加强化了对新闻事件的图像采集功能,摄影记者在现场不仅仅拍摄新闻照片,他们同时要完成文字报道和设计素材的采集工作。如摄影记者采访某个知名商业
人士举行的活动,除了拍回需要发稿的新闻照片外,还应该拿回该商业人士的各种照片:开心的、尴尬的、无奈的等,还应该拿回该活动现场的其他知名人士的肖像和该商业人士所在公司的标志等照片,供其他部门使用。再如一次车祸,即便是记者去晚了,已经没有现场了,但也应该拿回相应的现场照片,这张照片也许不会作为新闻照片使用,但也许会是信息制图编辑的最好参考和素材。
    图片编辑部:7人,图片编辑部在采编环节中属于关键的中间环节,《东方早报》所有见报图片均是经由图片编辑选择、编辑后落版的。图片编辑的具体任务可概括为:组织、选择、把关。即:采访阶段的选择题材、组织报道、技术把关,和编辑阶段的选择图片、组织版面、事实把关。作为编辑中心制的运作方式,图片编辑不仅仅起到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摄影记者工作的指导者,大型报道的策划者、报纸图片产品的组装者。对图片编辑的业务素质来说,在全面的人文社科知识结构下,判断力和想象力是最重要的。其中判断力包括:新闻判断力和影像判断力;想象力包括:图片想象力和版面想象力。图片编辑在性
格要素上需要将理性和激情高度协调统一起来。
视觉设计部:18人,报纸版式的设计者,将各样的新闻内容有效的组合起来,方便读
者阅读,该部门同时有信息制图编辑和插图编辑,在新闻视觉化的方面又增加了多样性,图
片、制图、插图等手段的使用,拉开了同质化媒体的竞争距离。
后期制作部:8人,好的新闻照片,版式设计需要整齐质量的色彩处理,对每一处细节
的处理都能传递给读者对报纸品质的信心。
2、流程:
日常采编:图片采集部――图片编辑部――视觉设计部――后期制作部
重大选题:视觉设计部、图片编辑部、后期制作部提出特殊需求――图片采集部采访――
图片采集部――图片编辑部――视觉设计部――后期制作部
举例来说,一次两会的选题:图片编辑可能提出编辑思路,要求拍会场的照片、人物的特写照片(很多人都是上海比较出名的公司老总)以备将来财经用,视觉设计部可能会提出记者要拍国徽以备报头设计用。后期制作部可能会根据编辑及设计思想提出拍摄格式、提出技术上的要求。
3、建立视觉手册——意识到行为的连贯。
《东方早报图片采编手册》第一版分为:东方早报视觉理念、图片评价标准、技术要求、图片说明写作规范、日报图片编辑流程、图片使用原则等等内容,从图片理念、职业道德、
版面需求、说明写法等方面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视觉手册的科学性、标准化、可执行性对视觉从业人员的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三、“东早模式”的运行效果
直到今天,批评家们对于报刊图片的评价标准仍然争论不休,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报刊使用图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直观、有效地传播信息。那么报刊使用图片理由就是将新闻视觉化。而“东早模式”的推行正是为了加速新闻图片化的进程与提高新闻图片化的质量。
1、发挥图片的视觉直观的优势,给其表现的空间,将其作用最大化。在“皇马”云南行报道时,东方早报采取了对开版打通的方法使用前方摄影记者的图片以海报形式连续刊出。
2、配合重点报道,重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在今年的全国大运会中,我们专门成立了
一个由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的报道小组。从策划到选题,最终出了四个版的大运会图片专题报道。
3、在日常新闻中,图片独立新闻占据多数,对独立的图片新闻,我们会有一个相应的分来鼓励摄影记者。我们对摄影记者分条线,鼓励摄影记者拿回独立的新闻,并鼓励摄影记者发现行业内的既是新闻,又适合用视觉表达的东西。除图片周刊外,对一些重点报道,及时调整版面,以画刊的形式刊出。在上海南汇区禽流感解禁后,我们及时推出了“送瘟神”画刊,使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解禁现场情况。
4、摄影记者分口跑线,既和文字记者相互配合,又和文字记者相互竞争。现在,东方
早报的摄影记者已经与120、119接线员、外报文字记者、职业报料人等建立了良好的工作
关系。报社内有相当多的新闻报料是来自摄影记者。摄影记者每逢有条线上的重大新闻,总会发挥自己的攻关作用,拿出自己独特的报道方案。
5、大事件的运作经验。东方早报视觉中心成立一年来成功运作了重大事件的采访和编辑。今年8月上海在高温居高不下、能源告急的情况下,不得不实行人工降雨的方式实行降温。人工降雨是采用飞机喷碘化银弹的方式进行,起飞地为无锡硕放机场。在当地机关极不配合的情况下,对此,摄影记者先是开展了一系列的攻关活动。包括在机场苦等哈尔滨气象专家9小时等,成功地说服了外地气象专家和飞机机长,为早报拿回了空中拍摄人工降雨的照片。在此情况下,摄影记者还分别守在88层金茂大厦、解放日报大楼、天文台等地以及地上各区降雨的照片。成功地打了一个大胜仗。除此之外,上海大停电、F1比赛急救、上海金茂跳伞、美国副总统切尼访沪、法国总统希拉克访沪等重大新闻事件,摄影记者均拿回了独家的角度照片。
6、日报版面的图片编辑业务:对于头版图片的选择,针对《东方早报》的媒体地域特点和读者调查结果的需要,一般首选国际大事,然后是本地新闻和国内要闻。这样很多业内的同行们就会经常对于报纸本地的贴近性问题提出疑问。近一年的探索证明了,地域的贴近性和心理的贴近性未必成正比关系。而《东方早报》的头版图片选择恰恰因为对于国际图片的更广泛挑选余地和更加专业的图片素质而成为报纸形象卖点的重要元素。
在日常报道中,图片编辑要有新闻预见性,广泛的摄影师资源才能保证拿到第一现场
的独家图片。像四川丹巴泥石流灾难的连续报道中,《华西都市报》摄影记者拍摄的现场图片成为我们重要的图片来源,使我们可以与当地媒体同步使用精彩的图片,产生更广泛、有效的传播效果。
在日常新闻版面中,《东方早报》特别注重重大新闻事件的专题化。通常遇到重大选题时会组成专门的采编团队密切合作完成报道。在报纸创刊仅一周左右,就编发了“洋山港开发”专题报道。面对8个版面的图片需求和三百余张资料照片,我们在图片的编选上首先考虑的是专题版面总体视觉基调的一致性与各个版面新闻卖点的差异化表达,在这个原则下对图片资源进行细分归类,然后从容选择各个版面的恰当图片。头版是一张主图与一篇观点性评论,既要准确的概括洋山港开发的新闻核心,还要体现出整个报道的气势,为此,我们从一张横图中剪裁出一段绵延向海洋深处的桥墩作为主图以表现洋山港开发的恢宏气势。在其他版面中则分别以国家战略、省市联手、蓝图徐展、现场体验、生活变迁、人文地理作为概念化的叙述方式,配合相关的具有新闻信息和视觉见证为目的的图片进行整合传播。作为《东方早报》的第一个新闻专题报道,开篇即赢得了上海决策阶层读者的良好反馈。随后又连续推出了“西子有约”、“9.11两周年”、“威尼斯电影节”、“朝核六方会谈”、“沪港CEPA”、“神舟五号升空”、“上海开埠160年”、“诺贝尔颁奖”等专题、专辑和专刊,每一个专题因其报道主题、内容、观点、格调的差异在图片选择时信息、风格、基调、使用技巧也各有差异。《东方早报》的这些新闻专题、专刊在图文整合传播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
索,逐渐形成了《东方早报》个性鲜明的图片使用理念。
7、尝试视觉突破,做好图片周刊。视觉中心每周有四个版的图片周刊,她成为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相互协作,以视觉的方式报道新闻的阵地。
四、视觉中心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运作一年半以来,我们体会到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人才储备问题。打造视觉团队,需一支素质高知识面宽的人才队伍。一年来,东方
早报视觉中心已经凝聚到了一批优秀人才,但与东方早报的发展相比,仍然储备不足。仅以
摄影而言,东方早报的摄影记者被要求为三方面的素质:综合知识、记者素质和攻关能力、
技术技巧的掌握和表达。而真正要达到上述素质者,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养。
2、员工的职业素质问题。职业化一直是我们对团队中每个员工的要求,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图片资源储备问题。东方早报对图片的需求非常大,每天120幅左右的图片量对图片相对需求量理是与报纸需求相比,报社图片资源储备明显不足。
 
报纸是特殊的商品,图片是报纸商品中重要的包装元素和商品要素。对图片粗制滥造的报纸相对应属于假冒伪劣商品,读者可以索赔。在各种新闻文体高度成熟,新闻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的年代,视觉竞争成为报纸较量的最后一道战线。
    东方早报仅仅是在视觉运作走出了第一步,一年来,“东早模式”在倍受到各界肯定的同时,我们也深感自己运作过程中有很多不足,更多更重的任务摆在视觉中心面前。我们将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步,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好。


发表于 2012-5-7 11: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发贴看看自己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yonkan 发表于 2012-5-7 11:52
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发贴看看自己积分

你是在刷积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3-29 20:43 , Processed in 0.084299 second(s), 8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