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从“马季逝世”看《京华时报》新闻操作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8 03: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骆永红
    名人去世,无疑是媒体关注的大事之一,从第一时间得到讯息直至公众追悼,媒体基本采取的是全程跟踪报道。但是,首轮报道对媒体拼抢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枪。能否做好,我想应该是由三个方面决定:讯息获取的准确性、记者反应敏锐程度、编辑后期思路。

     不用说,大家知道我会以“马季病逝”为例,因为这是刚刚发生的一件大事,而且一些感想(其实只是诉说的冲动)就来自于对这次新闻的处理。

    首先,讯息准确性。当天,许多媒体从不同渠道获得马季去世消息,马老是相声界一代宗师,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媒体自然蜂拥而至,但绝大部分扑的不是地方,都赶往安贞医院,在这种时候,各种消息都有,赶错难免。我们第一路记者(甄宏戈)赶往天通苑,但去的路上得知消息遗体已送往中日友好医院,而热线源也同时证实了这一地点的准确性。于是,另一路摄影记者立刻赶往中日友好医院。

   其次,记者反应敏锐程度。第一路记者没有把自己获得的消息作为私有品,立即向报社汇报,通知就近记者前往。第二路记者作初步分析后,让司机直扑太平间。在太平间门口,从下车——看见姜昆——运马老遗体救护车到——姜昆等抬师傅遗体下车。前后不过十分钟时间,京城所有媒体记者都没有赶到,唯有周民在场,拍下了姜昆抬担架。法晚摄影记者晚了几分钟,但几分钟一切都已定形。

    法制晚报图片总监陈志强是我的好友,下午特意赶到京华时报社,说好久没见,和我聊聊。结果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快把那张照片给我看看。我心里犯嘀咕。因为就在得知记者拍下这张照片时,我已通知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图库编辑以及稿件通联交换人员,这张照片在本报见报前,不得以任何方式出去。不过幸好,志强只提醒我,不要泄漏出去了。。。松了口气!

    最后,编辑后期思路。在刚刚得知这一新闻,抵达现场的同时,我们已和新浪网在用《京华时报快讯》的方式,将文字记者的口述消息,即时编辑发向新浪。并在编前会上,定下四个整版的编辑方案。然而,在头版图片使用时,遭遇了不同的声音,我将“姜昆抬担架”发做主图。编辑中心、新闻中心两大中心主任先后提出质疑。他(她)们质疑的是:为什么要用一张现场图片,像一热线新闻,而应该用他(马季)的生前的英容笑貌,让人感觉舒服些。

    我认为,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会让我们警醒——用这张图片的目的、思路、可能的阅读效果。先是图片编辑王海欣提出类似看法,他认为上那张看不出谁去世,主体不明朗。我想有道理,于是对片子稍作裁剪处理,加了一张马季生前照,并加了黑框。

    但是,如果使用资料图片做主图,而将那张新闻图片放在内页,我认为是与京华的用图原则相悖的。京华时报事件性新闻理念的大方针下,图片使用以时效性、现场感为基础,抵达新闻现场、传递有效信息为原则。有现场新闻图片的情况下,使用资料图片是不合适的,那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而不是优先选择。

    在报道名人去世,尤其是第一天的头版图片使用上,应该优先顺序的是:现场片——次现场片——资料片。这里现场片无疑就是徒弟为师傅抬(遗体)担架;次现场片是摆设灵堂;资料片是生前演出或音容笑貌图片。一般而言,现场片很难拍到,或者很难把握(比如一般逝者遗容不太适合展露,除非画面特定交待生者与死者情感需要);主要用次现场片比较多些(第二天见报京城大多数媒体北青、北晨等用了此类);如果不是时间赶不及或特定娱乐纸媒,不太可能用资料片。

    我坚持了“姜昆抬担架”发做主图——一个不可多得的有好新闻点的且适合视觉表现的现场图片。

    图片编辑和我开玩笑,我们明天不参加编前会啦,你亲自参加,可能会一片责备之声(京华编前会比较民主坦诚,批评、表扬等各种看法可自由表述且5年多来已形成习惯)。我说我已准备好了舌战群儒。实际出乎意料,第二天,编辑中心主任找我,十分坦诚:你的坚持是对的,与别的媒体相比,我们的图片是最好的。编前会上,没有想象的指责,只有溢美,我一下子泄了气。

    有时我想,有争议除了警醒外,还可能激发激情和斗志,让我们对新闻的热情蔓延的更久一些。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3-29 17:48 , Processed in 0.127303 second(s), 10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