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国际先驱导报执行主编谈报纸改版:更贴近读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8 01: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16:36 新浪嘉宾访谈

《国际先驱导报》执行主编陈浩(左),副主编李颖(中)和副主编张滨阳

《国际先驱导报》执行主编陈浩

《国际先驱导报》副主编李颖



《国际先驱导报》副主编张滨阳


    [点击此处观看聊天视频]   1月4日13:00,新浪网邀请《国际先驱导报》(blog)执行主编陈浩、副主编李颖、副主编张滨阳,就《国际先驱导报》2007年改版、定位等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2007年第一个工作日,也迎来了新浪网2007年的第一个访谈。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国际先驱导报》的执行主编陈浩,副主编李颖和副主编张滨阳。
  今天几位将跟我们的网友一起聊一聊2007年《国际先驱导报》的改版,包括未来的定位等一些问题。各位网友除了通过电脑参与之外,还可以用手机来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我们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首先说到改版,肯定大家不免要问为什么要改版,原来不好吗?
  陈浩:不是原来不好。
  主持人:而是想做得更好。(笑)
  陈浩:的确是这样,想做得更好。说到改版,始终一直有两个动力推动我们做这个事情,一个是读者的需求。另外是自己对自己创新的要求。说到改版,我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报纸。
  《国际先驱导报》是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创办的一份国际时政周版,创办于2002年的6月6日,也是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中国读者了解世界的需求,对于国际新闻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了,所以当时我们出于读者对国际新闻方面的需求以及对我们报社自身角度来讲,想给中国读者提供一个观察世界的新窗口。在这两个方面的促动下,《参考消息》报社也是创办了《国际先驱导报》这份报纸。
  说到改版,我们其实从2002年到现在一共经过两次比较大的改版。第一次是在2005年6月6日,那次改版之前我们也是经过了比较大的研究。因为我们报纸刚创刊的时候是对开的16版的一个形态,比较大,类似于现在这种大报纸的形态。第一次改版之前,我们也是听取了很多读者的意见。我们这个大报纸感觉阅读起来特别不方便,尤其是在地铁或者是公共交通上,大报纸如果要看,可能还得翻开,再从上往下看,特别不方便。而且那时候也正好是有一个背景,世界报业进入了大报型改小报型,有一种潮流在里边。包括比如说英国的《独立报》、《卫报》,后来的《泰晤士报》,包括《华尔街日报》的亚洲版,原来是大报型,它们都纷纷改成小报型。它们当初的主要目的也是跟我们是相同的,更加有利于读者在公共交通上阅读。它们改版之后的结果也得到了印证,发行量马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国际先驱导报》一方面是读者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是我们觉得自身需要有一些变化或创新。2005年那次改版,我们改的变化比较大,从大报纸改成小报纸。
  但是改成小报型,不是我们变成小报了,我们还是坚持大报理念。这次改版实际上是我们第二次比较重大的改版,这次为什么要改呢?我们做了很多读者调查,包括读者给我们很多意见,比如有些读者说《国际先驱导报》一周就出一次,我们挺喜欢看的,但是每周只能看一次,很多时候大事发生的时候想看看《国际先驱导报》怎么说的,比如这次萨达姆被绞刑了,可能我们《国际先驱导报》正好没在出报周期上,读者想看的时候看不到我们报纸,他们就建议我们把报纸出版的频率提高一下。同时我们自己也觉得,因为我们依托的是新华社和参考消息报社比较强大的资源,在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记者队伍,还有30多个国内分社,有两三千记者队伍,所以我们本身的新闻来源和信息来源是非常多的。这样的话,有重大新闻出来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能够非常及时地通过我们的一些组织和策划来反映这个事情,但是因为限于报道周期的原因,我们也只能是一周给读者献上一期报纸。从这两方面的原因考虑,所以我们就想增加报纸出版的频率,从每周一期改为每周两期。
  主持人:跟原来相比改版之后最大的不同在哪儿呢?
  陈浩:最大的不同其实简单从形态上来说就是我们的报纸由4开的32版改成了4开的16版,原来是一周出一期,现在就变成一周出两期。其实大家简单从形态上来理解就是我们的报纸一分为二了,其实我们这次改版口号也是 “一分为二看世界”。当然我们这次改版肯定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就完了。
  主持人:在栏目设置上肯定会有调整。
  陈浩:对,肯定会有些变化。因为我们“一分为二”其实蕴含着一个看世界更加客观、理性和冷静的这种义含在里面,而这正是我们《国际先驱导报》一直坚持的报道方针。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媒体,客观、理性和冷静的报道方式一直是我们的立报之本。虽然我们报型现在是改成小报型,但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是大报风范。在我们的坚持下,《国际先驱导报》也得到了广大读者和业界还有学术界的好评,也是树立了权威、客观和理性的形象。
  说到权威性这方面,在今天改版的第一期上,香港卫视《有报天天读》的主持人杨锦麟先生就给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对去年导报做的特刊《中国策》做了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我在这里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杨锦麟先生说《中国策》完全展示了《国际先驱导报》的专业优势和大气厚重,而《中国策》选择了“策”的定位在中国大陆媒体中是独一无二的创意,《中国策》的报道除了别开生面的报道之外,也看出了策划人煞费苦心,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新闻职业道德的坚持。杨锦麟先生也对我们的报道方向做了一些评价,他说其实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煽情在中国策是里很难寻找到的,看不出当下流行的浮躁的笔触。他认为就是因为这种策略才导致了《中国策》不能为外界所忽视的客观性。客观、理性也是改版之后需要更加着重强调和需要坚持的。
  主持人:刚才简单介绍了一下《国际先驱导报》的改版,大家比较着急想看一下新的报纸。有网友留言已经看到了改版后的第一期,看起来很清新,尤其是今天萨达姆的报道很不错,正在看。
  陈浩:感谢这位读者。
  这是我们最新改版的版式,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一期我们重点报道,头条是“白皮书解密中国军事”。因为年底的时候,中国发布了《2006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我们采访了相关起草人来解读白皮书里所蕴含的军事方针和方向。萨达姆被绞刑之后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国际新闻热点,我们最大的特色是通过在伊拉克常驻的新闻记者,他们对伊拉克人现场的采访反映当地伊拉克人对萨达姆的怀念。其实不管是怀念也好,憎恨也好,的确是伊拉克人对萨达姆的评价,也是《国际先驱导报》一直坚持的突出现场感的追求。

《国际先驱导报》执行主编陈浩

  主持人:结合这份报纸,您把里面的一些版面相关的栏目设置也给网友介绍一下。
  陈浩:这次通过改版除了坚持我们客观、理性的报道方针之外也是想增加我们报道的表现力和对读者的亲和力。所以我们在一些栏目设置上也是尽量能够做一些比较大的变化,这方面的变化可以具体请我们的副主编李颖和滨阳谈一下。
  李颖:我先讲一讲整体我们新闻版包括整个导报改版的新意在哪里。
  刚才我们执行主编陈浩也说了,我给它进行一个归纳。新年新气象,我们导报的改版也体现了三个新意:一个是新的版面和栏目的设置,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内容;第二点就是新的写作方式;第三点,新的视角。新的版面和栏目,我觉得可能在读者拿到第一期的时候都有了一些新的体会。简单说一下,新闻板块有备忘、分论文章、新闻焦点和人物、评论、记者调查,包括民意调查;社会板块和经济板块也有一些新的栏目,待会儿张滨阳会给大家再介绍一下。
  我这里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在版面和栏目的设计有一些变化,但是我们会保持原来的一些拳头产品和固定的优势,再来不断地推陈出新。这里面有一个拳头产品,就是我们的核心报道或者是现在我们叫做“封面故事”。
  原来是一周一期的时候,每周都推出一个,现在变成一周变成两期了,仍然保持每一期里面都推出一个。事实上这个策划性是很强的,而它的操作周期也比较长。但是我们有信心每周两期来推出这样一个大型的专题报道。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一点。
  第二点,新的视角。我认为现在所谓真正的独家新闻很少,而其实独家的就在于你的视角是独家的。刚才网友也关注到的萨达姆的报道,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就像大家所看到的,萨达姆的报道已经铺天盖地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去报。怎么办呢?我们导报新的视角也是不断地在探索的过程中,其中有一点我们认为可以从一种人文关怀的视角去做。比如说战争,离我们这么远的战争,为什么中国老百姓要去关注它呢?可能有的人是出于对军事的兴趣,有的是对国际关系的兴趣。但是从深层次来看,都是出于一种普通人的情感。所以,在黎以战争的时候,我们曾经推出一个专篇报道,连续四期,是贝鲁特的战地日记就是通过在战火纷飞之下老百姓的生活,从这种人文关怀的视角来讲黎巴嫩老百姓包括以色列老百姓他们的生存状况。事实证明了这种软视角去报道一个硬题材,是能够打动读者的。
  再回到对萨达姆的报道,人文关怀的视角,我们是从纵向和横向来做。纵向就是从萨达姆上台以后到他被捕,受审,最后被绞死,这样一个时间状态。横向来说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穆斯林,他们的生活实际上跟老萨是密切相关的。从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生活在一种被老萨控制得无孔不入的独裁国家;到后来老萨下台,可能不论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的穆斯林,藏着老萨的照片都不能被允许;到后来老萨被绞死了,但是他们的日子依然不快乐。我们就想说,我们并不关注美伊关系到底怎么样,他绞刑的过程到底怎么样,可能每个媒体都报得很多了,但是我们就从人的故事,试图把这个人的因素引入到国际关系的报道,而试图以这个来拉近我们的报道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我们想做的一点。
  主持人: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读者这么喜欢看《国际先驱导报》的原因。
  李颖:我们希望做到这一点。
  最后一点,新的写作方式。这可能也是我们下一步想继续保证的一点,我们原来自己认为报道的权威性已经足够了,而且也是受到业界认可的。下一步我们改版之后继续追求贴近性,我们也是有信心能够做到的,因为我们毕竟在驻外有这么多记者,能够接触到第一现场,并且拿回到第一手的材料。这个现场我们可能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细节的描写来达到,争取让读者能够听到、看到和闻到甚至触摸到,让他们接触到一些活的新闻。
  我先讲这些,然后再由张滨阳副主编介绍一些相关的新栏目。
  张滨阳:我在《国际先驱导报》主要是负责评论还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报道。
  怎么来看?我们导报在这几个方面,在同类的媒体当中还是有一定的特色的。比如说我们社会板块里有一个风尚版,主要是介绍国外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比如我们比较早地报道了国外流行的“乐活”的一种生活方式,还有“闪客”、“幻客”,都是我们报纸在国内来说比较早的报道出来的。
  另外,我们在社会方面也关注中国人在国外的一些生活状态,我们报道过中国的留学生在英国的贵族学校里的一些学习生活情况,在国内的媒体里可能也是比较早的。
  谈到我们社会、文化、经济板块,改版以后新的版面设置主要是有两个版,我今天重点向大家推荐一下。一个就是报纸的封底,叫“调查版”,是一个民意调查的形式,我们主要是跟新浪网进行合作,借助新浪网广大的平台,打通我们和读者之间的通道。我们基本的设想是每一期可能会有一个主要的话题来看一看网友或者是读者对这个话题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和想法,然后我们会请一些专家或者是专业人士来谈他们比较专业的看法,可能跟读者的贴近性更近了,是这么一个设想。这个是我们今年比较新的一个版面,也是重点向大家介绍的。
  还有一个是我们将要推出一个版面——“探索”。探索大概的意思是偏重于科学方面的新闻。但是我们强调的主要是两点,一个是做一些科普性的东西,因为在“五四运动”之后,大家认为中国可能缺两样东西,其中有一个就是赛先生。导报今年改版一个特色就是除了其它之外,还把“赛先生”也请到我们这儿来。
  主持人:可能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国际先驱导报》应该是偏向于政治更多一点,但是这次加入了科普性的东西。
  张滨阳:我们的初衷还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

  陈浩:我们在改版之前也是通过新浪网这个平台向读者做了一个有关改版的读者调查,我这里有一个数据,很多读者希望我们能够增加一些科技方面的报道,包括一些国外文化艺术的介绍,对一些文化的评论,大家都很喜欢读这些文章。我们希望除了能够保留原有的报道之外,能够增加一些类似于科技,包括调查这些版面。这些版面也是综合读者的意见来设计的。
  主持人:张滨阳提出的风尚版,我看到最新一期也提到了很多,比如“U盘可以防身”,这些可能都是很新潮的东西,我们都没有听说过的。另外您也提到了关于中国人眼中的世界,这好像也体现了《国际先驱导报》的一个理念,就是“大国际”的理念。不光报道国际上的东西,也报道中国人眼中的世界。
  陈浩:《国际先驱导报》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大国际”的概念。究竟什么是“大国际”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原来我们读者一般会简单的把中国当做国内,中国以外的都当做国际。但是我们推出这个“大国际”的概念是因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越来越明显了。我们觉得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国内和国际来区分新闻的安排,而是应该把中国放在整个世界的背景下来看,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看世界,同时用世界的视角来看中国,并且用世界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这三个视角是对我们大国际概念的一个比较形象的阐述。
  再详细地说,比如像这期改版第一期,我们做了“中国人误读的世界”的封面故事,我们想通过这个报道告诉读者,泰戈尔说过一句话:“我们误读了世界,却还说它欺骗了我们。”我们很多人都说世界在误读中国,很多人还为这个义愤填膺,但是其实中国人有时候也在不知不觉的误读着世界。我们想通过这个封面故事告诉读者,在我们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当中,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想当然的结论在里边。但是我们通过一些驻外记者和撰稿人在国外的长时间的观察,我们通过这组报道来推翻了中国人一些错误的观念,来告诉读者,其实原来我们眼中的世界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我们有时候看问题的视角可能只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看世界,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整个世界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的话,可能就会得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结论。我们这期的“中国人误读的世界”的封面故事正体现了我们这个大国际的概念。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的网友在留言板里留言,说这期萨达姆报道的人文关怀色彩的确很浓,看完之后很感慨,感觉跟其它报纸的确做得很不一样。
  网友:面对同类媒体的竞争,《国际先驱导报》有什么优势?而且就16个版,我们看得很不过瘾。
  陈浩:说到优势可能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理念上的优势。理念上的优势刚才我也介绍了一些,比如大国际的概念,比如客观、理性、冷静地观察世界的事物的报道方针。同时刚才李颖也介绍了,我们对国际新闻的概念不是简单地介绍一些国际上发生的大事,因为新闻就那么多,大家都在报,我们怎么能做出特点来?一方面我们注重对新闻的梳理,给读者从纷繁复杂的新闻背后梳理出一条主线来,告诉读者新闻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另外一方面,我们强调新闻的现场感,这些都会通过在世界各地的记者优势,通过第一手的采写和采访,通过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和描写,通过对人性的关怀来体现。
  张滨阳:我觉得可能现在同类的媒体也很多,我们《国际先驱导报》主要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呢?刚才也说了,我们在一百多个国家有四百多个记者,所以我们在国际新闻的采写上是能够拿到第一手鲜活的新闻材料的,在国内所有报道国际新闻的媒体里面,我们这个优势是最好的,是最强大的。
  另外,我们改版之后在新闻报道方面更强调故事性,用人的观察,用人本身的故事来反映新闻事件,这可能是我们区别于其它的国际新闻媒体的另外一个特点。
  网友:但是现在市场需求可能是比较侧重于娱乐化,你们如何坚持《国际先驱导报》的办报理念?
  陈浩:刚才我也提到了我们要追求报道的亲和力,但是这种亲和力不代表娱乐化。因为读者有各种需求,有娱乐的需求,也有对国际时政的了解需求。我们刚才所说的亲和力其实也是想拉近跟读者的距离,但是绝对不是娱乐化。
  主持人:所以你们也适当增加了一个娱乐的版面?
  陈浩:我们增加的是一些读者平时比较关心的,比如国外一些先进的生活理念。
  主持人:比较轻松活泼的。
  陈浩:对,比较轻松活泼,但是又跟读者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方面也能体现《国际先驱导报》的特色。因为我们也是在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到国外的很多,但现在国外流行什么可能我们也有些不太了解,我们会通过报纸来向读者介绍一些国外先进的生活方式或者是生活理念,在这一点上,我们文化板块一直追求这方面的报道内容。在改版之后我们想更加重这一块,因为除了对国际时政的需求之外,其它包括生活方式的需求也是对读者有很大吸引力的,读者也非常关心。
  主持人:让我们在了解国外人是如何生活的时候,也放松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
  陈浩:对。
  网友:主编们看上去都很年轻嘛,一份国际类媒体的品质与编辑队伍人员的构成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陈浩:肯定是有关系的(笑)。像我们主要做的是国际时政类的媒体,就要求我们有一支比较专业的国际时政的报道队伍。我们从报纸创刊到现在一直在努力地培养和创建一支专家型的队伍,在这方面其实大家看了这两位副主编的介绍,也很明显能感受到。
  主持人:现在坐在这的两位副主编也算是国际关系方面颇有研究的人员了,李颖是国际关系学的博士,张滨阳是国际关系的硕士。
  李颖:我们整个编辑队伍实际上人不是很多,二十来人,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都有。但是我这里还是想强调,我认为学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当我在切实的工作中,我自己是感受到一种对新闻的热诚,包括对中国国家利益和中国跨出国门时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和一种责任心在,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在工作中真正感受到比较深的一些东西。包括有的时候接到一些读者的来信,他们会跟我们探讨我们做的一些比如中日关系报道、中国安全的报道。他们这种对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关怀,尤其是对中国在面向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关心,是推动我们做好报道的动力。

国际先驱导报年终特刊中国策封面

  《国际先驱导报》依托的那些资源,包括专家的资源,包括驻外记者的资源,实际上这些资源是一个数量上的优势。而我们则是想把它再变成一种质量上的优势,这里面就要求我们对中国遇到的问题有一个深层次的思考。我觉得这才是做新闻时候的一个要求。
  刚才我们执行主编陈浩提到的“中国误读世界”这个专题,它就体现了我们的一种思考。我们平时说外界误读中国的比较多,但是我们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我们进行了一个逆向思维,指出实际上中国人在面向世界的时候,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一些误读,我们做出来也是希望和读者一起进步、一起来思考一些问题。
  陈浩:李颖其实还挺谦虚的,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我们报纸要报什么东西,怎么对新闻做一个梳理,还是要有一种专业的知识来指导的。在我们的编辑队伍中,包括李颖、张滨阳,包括其他很多编辑,他们中有的是专门研究中美关系的,有的是研究 中日关系的,还有专门对台湾方面非常了解的。他们在碰到新闻发生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第一反应,他们首先能马上判断这件事情的性质是什么样,也能看到这件事情的背后所反映的东西是什么,这样的思考使我们的报道更专业。
  网友:看到改版之后的版面更活了,文章也变多了,这将是固定的风格吗?
  陈浩:这是我们所追求的风格。在网络的冲击下,纸媒体怎么能够更加吸引读者是我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整个报业在研究的一个问题。稿件更多、更活泼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报纸对读者亲和力。调查显示,大家看报的时间越来越短。发达国家平均读报时间都不到20分钟。在大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候,我们报纸怎么能去吸引读者阅读或者是静下心来阅读,这样就需要我们做一些调整。这个调整很明显的一个体现就是稿件长短的调整,因为如果稿件太长,读者可能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看。所以,我们要求稿件尽量要短小精悍,但是这个短小不是说我们就做得简单,而是我们要把所有精华的部分放到这些稿子里,尽量去除没有必要的一些描述或者是介绍。让读者感受到,虽然我们报纸现在一期只有16个版,但是它的有效信息量并没有减少。
  网友:中国策的意义在哪里?
  主持人:刚才我们提到中国策,一直没有说,现在可以好好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策,这也是我们的拳头产品。
  陈浩:作为一份有责任感的媒体,我们认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出一份力。我们当时做第一期中国策的时候,我们的社论就叫“为中国策,为国事谋”,其实就是为中国的发展出谋划策。具体的有一些中国策的内容可以由李颖介绍一下。
  主持人:李颖拿着一份中国策,2007年的,封面策划也很有新意,当时怎么想到策划这么一个封面?
  陈浩:这个版的设计是我们跟我们的美术总监一块儿商量做的,美编做了很多设计,大家觉得这个封面设计更好一些。从2003年我们第一次做中国策以来,到今年已经是第四次做中国策了,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品牌。中国策的整体风格就是突出中国特色,去年的版面就整个是大红色的。今年我们保留了大红色的设计风格,但是同时也想做一些变化,我们也动了很多心思。
  主持人:看到这个封面我就想到中秋的月亮(笑)。
  陈浩:给人感觉还是很中国的。具体李颖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颖:大家拿到以后最直观的一个印象可能就是权威性。因为在整个中国策里面,它分为政策、文册、民策和经策。每一个策的封面都可以看到我们邀请了几十位专家为我们点评,整个中国策共集合了一百多位专家的智慧。这些专家不仅来自国内的顶尖研究机构,还有一些是来自国外的著名专家,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一个是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傅高义教授,还有一个是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的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此外还包括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先生、中国军事科学院的战略专家彭光谦,还包括咱们的院士何祚庥,这几位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从这些大家都可以看出中国策是非常有权威性的。通过这些专家,我们对2006年政治、经济、民生和社会问题进行梳理,并且对2007年提出了展望。中国策受到大家的关注可能也是因为它是《国际先驱导报》一个精华再精华的浓缩。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导报的几个特色,而这些特色都可以从我们的报名中看出来,就是国际、先驱和引导这三个方面。国际,就是我们刚才已经提到的大国际的概念,先驱就是走在新闻的前面,而引导跟先驱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策所重点体现的就是报纸的先驱性和引导性。
  主持人:2007年这期的中国策分了几大块,政、经、民生还有文化,怎么想到从这四个方面来做中国策呢?以前每期都是这样做吗?
  陈浩:对,我们基本上是沿袭了以前中国策的分类,包括时政、经济、民生、文化这四大领域,基本上是读者关心的四个领域,也基本上包括了中国在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新的国际环境和新的形势下,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也是在不断的变化。在这四个领域,如果我们能给中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也贡献给我们的读者,同我们读者一起思考中国发展的问题,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策的意义所在。
  网友:你们招用新人的标准是什么?大学毕业生有没有机会到你们那儿工作?
  陈浩:招人的标准是,首先就是要对新闻充满热情,我们要把做报纸当成做一份事业来做,而不是简单的一份工作。另外,他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但是当然不是说我们一定是只招博士生、硕士生,或者是一定是学国际关系的人才能来我们报社。我们现在的编辑也不是所有人都学国际关系,有很多人是学外语或者是学中文出身的。但是最基本的一点,除了对新闻的热爱之外,他必须要有国际眼光,有国际视角,这样才能符合我们报道的方针。
  主持人:今天请三位嘉宾就《国际先驱导报》的改版跟网友们聊了很多,很多网友也提了很多问题,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解答。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在新浪网的《国际先驱导报》专题留言。
  陈浩:其实我们也是想跟读者增加沟通,所以非常感谢新浪网给我们这个机会跟读者交流,跟广大的网友交流。我们也在新浪网上开通了我们的博客,欢迎大家去博客看一看,多跟我们做一些交流。如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及时互相沟通。另外,借此机会祝广大读者和网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也感谢我们三位嘉宾的到来,聊天到此结束,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本站|粤ICP备16010423号

GMT+8, 2024-4-18 14:40 , Processed in 0.127357 second(s), 8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